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格式
2024-06-26 14:56:26 责编:小OO
文档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格式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的深厚土壤。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一流的农村示范小学,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安全、文明、和谐校园为目标,构建与时俱进、育人氛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促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 总体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办学理念,进行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尊师、爱生、文明、守纪”的校风、“善教、乐导、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勤奋、自主、善思、博学”的良好学风,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实现“建和谐校园、育合格人才、创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

三、 创建原则:

1、 结合本校实际,高规格规划,抓特色,创名牌。

2、

四、 工作任务:

1、 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1) 、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促使良好校风的形成。从绿化、美化、净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进行校园环境建设。

1、 悬挂校风、教风、学风牌,制作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大型喷绘,使师生明白学校的办学方向。

2、 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设置先进评比栏、校园新闻、警示牌(卫生、爱护花草等),激励师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 设置教学动态展示栏,展示师生综合文化素质。

4、 设置安全教育于警示牌、宣传栏、固定标语、宣传画,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5、 张贴“说话轻、脚步轻、上下楼梯靠右行”“说普通话、用文明语、做文明事”“崇尚科学、根除陋习、创建文明校园”“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等温馨提示,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2) 、精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素质的提高。

1、 坚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深受广大同学喜爱的文化活动。如在六一前夕,举办“庆六一文艺活动”和“书画展”等。

2、 坚持开展各种健康、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如分期组织“爱祖国、爱家乡、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作文竞赛、演讲比赛等。3 经常开展各种小型活动,以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丰富第二课堂。如组织“校园集体舞比赛”和“体育小竞赛”等。

4、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组织差生转化经验交流和“比、学、赶、帮、超”学习竞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加强、艺术素质进一步增强,从而使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2、 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教育。

(1)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

2、 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

3、 利用六一儿童节,组织新队员宣誓等。从而使学生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2) 、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1、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纪律教育。

2、 进行守则、规范宣传教育和良好行为养成教育。

3、 把学生的操行评定与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评选挂钩,并开展评选文明班队等评选活动,用先进激励学生健康发展。

4、 通过开展学生值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从而养成自觉遵规守纪的良好行为。

⑶ 、开展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弘扬传统美德,狠抓人文素质,培养文明内在取向;举止文明高雅,注意外在仪表,树立良好外在形象;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尊师爱生、敬老爱幼、孝敬父母、团结友爱、族人为了、互相关心、珍惜爱护集体荣誉、顾全大局、先公后私和先人后己的好风气。

3、 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继续保持和发扬校内良好的生活秩序、学习秩序、工作秩序,使学生校外交通秩序有明显好转,进一步健全安全制度和安全预案,健全安全防范,创建“平安校园”。

(1) 、健全机制。

1、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2、 健全安全网络,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

3、 落实安全职责(通过安全责任书的签订来落实,每处安全责任要明确到人)。

(2) 、完善安全制度和预案,进行应急演练,教给学生危险时逃生的方法。

⑶ 、加强宣传教育。

1、 教育方法可用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半安全专栏、召开安全主题班会、书写标语、漫画教育、文艺表演、在教学中渗透、建立三结合网络等。

2、 教育内容包括系统教育、专题教育、季节性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

(4) 、坚持安全检查。

1、 检查重点包括班级安全规范化管理、学校值班、楼梯、设施及学生校内外活动等。

2、 检查时间为每月一次全面检查,每周一次常规检查,而对于大雨天这样的特殊情况则随时检查。

3、 常规检查由副校长组织。

4、 检查要求:每次检查要做到有记录、有签名、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5、 整改措施:内容包括整改由谁负责,先多长时间,达到啥标准等。

(5) 、事故处理。

1、 程序:及时救助、及时通知、及时上报。

2、 原则:学校只用过错责任原则,即有过错时才担责。

3、 报告:先口头,后书面。

(6) 、责任追究。

1、 迁移检查。未按制度办即为隐患。

2、 迁移整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3、 前移追究。违反制度,便要追究。

4、 追究方式包括:谈话、大会点名、公开检讨、年终考核为不合格。

五、 具体措施。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以校委会成员为主、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开展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以人文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