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城镇低保分类监管目标方案
2024-06-26 15:08:40 责编:小OO
文档


城镇低保分类监管目标方案

各社居委: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镇城镇低保分类施保工作,根据省、市、县民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经镇常委会议研究决定,今年我镇城镇低保保障标准由月人均220元提高到280元,从___年元月份执行。依据《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和最近省民政厅统一印制下发的《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审批表》要求,我镇___年城镇低保工作,全面实施动态分类管理,按照新的保障标准和全省统一印制的申请审批表要求,坚持“公正、公开、公平”和“三榜公示”原则,着力打造阳光、诚信、民心低保;严格分类保障,规范操作程序,完善档案资料,重点保障一、二类低保对象,严格控制三类保障对象比例,逐步提高月人均补差水平,确保达到或超过省、市、县下达的人均补差标准。现就分类施保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保障重点,严格分类保障。按照省市县有关规定,现就一、二、三类保障对象进一步予以明确、严格按照以下规定操作。

一类保障对象为:1、家庭成员(下同)为城镇孤老、孤儿、三无人员;2、二级以上残疾人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3、冠心病、高血压三期、糖尿病(饮食控制无效者)、恶性肿瘤、精神病残疾一级、肝硬化、肾透析、肾移植、白血病、红斑狼疮等大病患者;4、有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对上述一类低保人员的确定,依据要真实、充分、可靠。在确定保障标准时,按照我镇低保保障标准,本人享受全额救助;对患有重大疾病的一类保障对象的家庭其他成员,在预算家庭收入时,可适当提高,实施差额救助。尤其是对单亲家庭的救助,一定要区分形成单亲家庭的原因,确定其补差水平。对离异和因车祸造成的单亲家庭,要认真查看补偿(子女抚养费)或赔偿情况,将其收入按人分摊到月,视其情况予以补助;对因病去世造成的单亲家庭,在确定补差标准时,参考因治病造成家庭负债情况,可重点倾斜,提高补差水平,以切实保障其家庭基本生活,充分体现公正、公平。

二类保障对象为:1、家庭主要成员均在65周岁以上,其子女均无固定收入;2、重点优抚对象,省、市劳动模范。

三类保障对象为:1、非本人意愿,遭遇突发性灾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三类保障对象的保障工作,是我们低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确需纳入低保范围的三类人员,各社区低保工作人员,必须做到每户必到,全面了解家庭实际生活状况,并将入户调查详细情况,在申请审批表调查情况综述栏予以说明,入户调查人员签字认可。各社区居民委员会,从严控制三类保障对象比例,按照市、县民政局要求,三类低保对象不得超过总保障对象的38%。

二、分类施保

一类保障对象

1、“三无人员”在享受全额低保金待遇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2、二级以上(含二级)残疾人和无劳动能力者,本人在享受全额低保金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全额低保金的20%

3、大病患者家庭,患者本人享受全额低保金待遇。

4、子女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单亲家庭,其子女享受全额低保金待遇。

二类保障对象

1、家庭成员均在65周岁以上老人,其子女均无固定收入,在享受差额低保金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享受的差额低保金的20%。

2、重点优抚对象、劳动模范,在享受差额低保金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享受的差额低保金的20%。

三类保障对象

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从事非固定职业的城镇居民(在全日制高等院校或普通高中、职中就读和服兵役者除外),收入按以下计算:

1、年龄在18-40周岁的,按本县最低工资标准计算(500元)。

2、年龄男在41-55周岁的,女在41-50周岁的,按本县最低工资标准的70%计算。

3、年龄男在56-60周岁的,女在51-55周岁的,按本县最低工资标准的30%计算。

4、对于单亲家庭,可不受就业年龄,按实际收入核算。

5、低保家庭中有大中专在校学生,本人户口虽迁出本市,仍视其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其上学期间,在享受差额低保金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享受的差额低保金的50%。

在就业年龄内,因病或非因公(工)致残,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断并出具鉴定证明,按实际收入计算;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三、实行分类受理,统一登记编号。各社居委要全面实行分类审核、评议、票决、听证、公示,要把那些真正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特别是符合一、二类保障条件的,绝不能遗漏。具体操作程序,要严格按照我县低保工作十项制度相关规定予以实施。尤其是15/10/10界限。

四、上报材料齐全,严格审核审批。我镇___年城镇低保动态分类管理工作从现在开始到4月底结束。各社居委要逐一认真初审,对符合条件的,要以“关于要求审核社居委城镇低保的报告”形式上报,并附上要求审核人员一览表、民主评议听证、票决记录单、听证资料和公示照片。对材料不齐,审核不认真,问题较多的不予审核。对完成动态分类管理的社区,要及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组织人员及时填发省统一印制的《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2、将审核后的低保人员信息准确地录入民政台帐系统,审核汇总后传给镇民政办人员;

3、按要求将低保人员基本信息录入“一站式“服务软件系统,确保每条信息准备无误;

4、及时填报《全国低保应用系统城市家庭成员信息采集表》;

5、完善一户一档案资料,规范低保档案管理。

各社居委要高度重视城镇低保动态分类管理工作,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积极做好___年度城镇低保动态分类施保工作,把这项惠民工程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