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由于10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顶板涌水量呈周期性增大,涌水量最大达到150m3/h,为防止水害的发生,特制定本防治水专项措施,确保10101综采工作面回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组织
1、每班必须有队干跟班,负责排水工作,并严格按照本措施执行。
2、项目负责人:张小伟
排水设备负责人:刘敏
供电系统负责人:任子俊
三、排水系统
1、根据10101运输顺槽地势情况将排水系统分为两点接力排水,由5坑(即工作面下端头处)将水排至4坑(运输顺槽600m处),再将4坑水排至+992绕道水沟。
2、排水路线为:
5坑->;
4坑->;
+992绕道水沟->;
副斜井水沟->;
井底水仓->;
地面
->;
回风斜井水沟->;
井底水仓->;
地面3、排水设备布置:
5坑水泵安设情况:总共5台潜水泵(一台45kw排水量为30 m3/h、一台37kw排水量为30 m3/h、两台
7.5kw排水量为
8 2 m3/h和一台
5.5kw排水量为2 2 m3/h的潜水泵),分5趟管路向4坑排水,备用一台37kw的多级离心泵,电压等级1140v。
其中45kw和37kw的潜水泵排水管路为3寸铁管,另外3台为2寸软管。
4坑水泵安设情况:五台45kw潜水泵,总排水量为150 m3/h,其中有一台45kw潜水泵电压等级为660v,备用两台37kw电压等级为660v潜水泵。
其中3台45kw潜水泵排水管路为4寸铁管,其他为3寸铁管。
4、由于前期水害为突发性,矿井备用水泵已全部下井使用,后期的抽水设备的备用可根据设备到货情况进行完善。
四、排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排水设备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泵
根据现工作面的涌水量及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的涌水情况,按照动力部提供的排水泵的能力及配套管路在工作面下出口处安装2台45kw和2台
7.5kw的潜水泵正常排水。
安装1台37kw多级离心泵1台
5.5kw潜水泵做为水量增大时的辅助排水水泵,备用水泵根据设备到货情况进行安装。
工作水泵、辅助水泵、备用水泵必须完好、可靠。
排水管路铺设完好,可靠。
(2)水管
排水管路的排水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排出的正常涌水量。
选用两趟pvc管铺设至5坑作为备用水管。
水泵选用根据设备到货进行安装。
排水管要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不断向后减少,确保排水管路要铺设平直完好,排水管路各连接管头确保连接可靠、完好。
(3)加强排水系统的检查和维护2、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每班必须指派有经验、责任心强的综采维修电工和综采维修钳工各一名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在抽水前,必须要对水泵进行试验,检查水泵是否反转,如反转则应立即断电进行处理。
抽水过程中要时刻检查水泵温度,如温度过高则应停止抽水,并对水泵进行检查、处理,防止将水泵损坏。
在抽水过程中,每班专职排水人员要随时观察排水泵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将水泵吸水口处的杂物(大块煤、木屑、棉纱等)掏出,防止杂物阻塞水泵影响排水。
4、排水管路必须保持畅通。
排水过程中,必须派专人定期检查抽水管路及出水口的出水情况,如发现管路接头跑水或出水口不出水则应立即停止抽水进行处理,防止管路接头跑水漫巷、管路堵塞等影响正常抽水。
5、必须为工作面下端头处排水泵安装的供电线路,且连接水泵的电缆、接线盒等必须完好、可靠、吊挂整齐,并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及《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且要防止电缆在移设转载机、端头液压支架时被挤断而影响工作面排水工作的正常进行。
6、每班必须安排专职排水人员并在现场进行交,交时,交人员必须将工作面排水水泵的位置、泵的完好情况交待清楚,以便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排水工作。
7、在移设端头液压支架和转载机时必须指定专人看护设在下端头的抽水泵,防止在拉架及拉转载机的过程中损坏排水泵,待将转载机、端头液压支架移设完毕后,设专人清理浮渣,并将排水泵放置到最低区,已防治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排水工作。
8、工作面下端头排水工作,除移设端头液压支架、转载机时停止排水,其余时间要坚持正常使用排水泵进行排水。
9、为防止工作面下端头处的涌水被转载输送机底链带入皮带输送机造成皮带打滑影响生产。
当下端头涌水水面超过转载机底部时,禁止启动转载输送机。
10、每班必须有队干现场跟班,并密切观察工作面涌水情况,发现工作面涌水增大,必须及时组织人员将备用水泵开启进行排水,若工作面涌水出现异常现象,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中心。
11、每班必须加强排水泵的检修、保养工作,确保工作面排水泵正常排水,如排水泵损坏,必须立即组织人员开启备用水泵排水,并及时将损坏的排水泵回收到地面进行检修。
12、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生产技术部地测部门要及时进行水情观测分析和预报工作。
13、开采过程中遇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生产调度中心,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到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
14、定期观察地表塌陷区的塌陷情况,对容易积水的地方必须填平填实或采取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渗入井下。
15、地表裂缝和塌陷地点必须填塞,防止地表水沿裂缝流入井下,填塞裂缝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坑内。
16、教育职工增强水患意识,提高水害征兆的判别能力。
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当发现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时,如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发出警报,在班组长、工长、安监员带领下,按避灾路线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并报告矿生产调度中心及时研究制定处理方案及措施。
17、经常清挖水沟,临时水仓,确保水流畅通和水仓的有效容量。
18、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每个工作人员必须时刻观察采面邻近采空区内水文情况,发现透水征兆,必须先撤离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及时向矿生产调度中心及队部汇报,由矿组织人员进行探放,经探水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行回采。
19、发生水害避灾路线为:
下端头和4坑以内工作人员->;
10101综采工作面->;
10101回风顺槽->;
+1100回风石门->;
地面
4坑以外人员->;
10101顺槽皮带机头->;
+1100m胶带运输石门->;
地面
4坑以外人员->;
+992m石门绕道->;
地面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