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安全管理措施怎么写
2024-06-26 14:59:42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安全管理措施怎么写

建筑工程施工因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漏洞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如高空坠落、坠物伤人、触电、土方坍塌、机械倾覆等,酿成人员伤亡,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

纵观其原因,一方面是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监督、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另一方面是施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弱化,施工企业对项目安全投入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为赶工期违章指挥,违规操作等,为此,及待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一、我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行业是一个人力密集型的生产行业,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紧、质量高、建设投资安全投入资金少;2、施工单位承接工程后大多采取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的方式,没有自己的成建制、配套的施工技术队伍;

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投入资金受施工合同价的影响而偏低;3、施工作业人员普遍技术素质低、文化水平低、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造成劳动效率低,施工质量控制难,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多。

4、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严格按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检查不严格。

现场安全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谈谈个人意见,供大家商讨。

二、建设工程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

1、建设单位的责任:建设单位对安全管理重视的态度,表现在安全资金的投入上,安全投入资金的保障,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所在。

1.1、建设单位在招标时,对不同的工程,应按照工程的特点、季节条件、工程量的大小,按照施工定额计算出合理的工期。

1.2、由合格的招投标中介机构,设置合理的招标工程标底。

在工程造价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安全投入要求,设置足额的安全投入保障资金,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投入,专款专用,确保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有专门的资金进行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措施的设置。

1.3、当工程出现了严重影响安全的情况,建设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工程造价、工程工期。

在投标报价中,我们针对具体的机电安装项目特点,在技术标书中,对大型设备和构件的吊装,选择的大型起重设备需求参数、使用期限进行了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在商务标中,对使用的起重设备费用进行了合理报价,保障了施工过程吊装作业的安全

有了安全投入资金的保证,施工单位选择了合适的起重设备,保障了吊装的安全,并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不会因为赶工期,天气变化加班加点,使施工作业人员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处于不安全状态

有了安全投入资金的保证,施工单位不会为了节约成本,为了减少机械台班费用投入,盲目选择小的起重机械,造成起重安全得不到保障2、施工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对安全的管理措施到位,是施工安全的关键所在2.1、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 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责任制,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2. 3、特殊工程作业,要有针对性对特殊工程作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每一个作业人员明白,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出现安全隐患后采取的应急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4、建立安装工人夜校,不仅是流于形式。

由于建筑工人流动性大,技术、技能参差不齐,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施工时按操作、施工验收规范进行作业,懂得施工过程的安全要领,使他们的施工行为处于安全状态。

2. 5、在不同的施工部位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给不同工种的施工作业工人,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2. 6、每季度、每月、每周、每日,由施工单位、项目部、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到位

施工单位有了安全保障资金的投入,加强了对安装工人的技术、技能、安全知识的培训,确保施工现场经常保持安全状态;

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行为经常用处于安全状态,必将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同时,项目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平时的安全培训,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督管理。

第一、从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开始,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常识的培训工作。

针对不同的工种、不同的人群文化特点,进行安全常识、劳动保护用品配置、安全管理制度、各工种的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知识进行培训。

第二、安全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按工种要求、作业时安全要求配戴好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必须满足要求后才能进入现场作业。

第三、对大型设备或构件进行吊装时,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召集所有相关施工作业人员,面对面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对施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安全措施、应急措施进行详细的交底,使每一个作业人员知道吊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措施,确保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安全和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第四、安全员全天候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用电设施、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标准,立即安排人员进行整改,使施工现场环境处于安全状态。

第五、坚持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临时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第六、要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工序管理,推行超前防范,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

3、监理单位的责任:监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要求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有监督责任,对安全投入的检查、现场安全隐患的检查、对施工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全天候检查,对施工单位的安全起到有力的监督保障

监理单位要求:建设单位按合同向施工单位拔付安全投入资金;

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法规和规程、规范要求进行安全防护设施布置到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网络计划要求有序的进行施工作业。

3. 1 监理工程师按合同敦促建设单位明证时拔付安全投入资金;3.2 检查施工单位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情况,特别是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2进行严格检查,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保证3.3 施工单位自觉接受监理工程师的安全监督,接到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要立即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建设工程三方责任主体时刻不忘记自己的安全责任,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工作过程中为安全生产兢兢业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局面定会越来越好。

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契机,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会议、宣传栏、标语、警示牌、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近年来我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如何倡导安全生产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着重在“管理”两字。

一级(机电)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2022年5月31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