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格式怎样的
2024-06-26 15:03:00 责编:小OO
文档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格式怎样的

一、盐 酸

1、危险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爆炸危险:本品不燃,具有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3、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建议应急人员戴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大灰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

4、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儲。

二、烧 碱

1、危险性:烧碱不会燃烧,遇水和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的气体,会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应避免接触潮湿空气。

它的粉尘和烟雾具有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2、防护措施:尽可能以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人工操作,操作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睛防护主要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3、急救措施:皮服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溅入眼睛;

立即用稀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然后就医。

食入:应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

4、泄露处理:隔离泄露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的容器中,以大量的水冲洗。

5、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库内,防潮和雨水侵入。

应与易燃、可燃物品分开储放。

三、氨 水

1、危险性:碱性腐蚀品. 健康危害:细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有害燃烧产物:氨. 3、灭火方法: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4、泄露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小量泄露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5、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和全面通风,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与酸类、金属粉末接触.

6、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热源、火种.库房温度不已超过30度,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四、过氧化氢

1、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氧化剂助燃、具有强烈刺激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会造成眼睛、鼻子及喉咙的刺痛、搔痒;

液体溅到眼睛会造成严重伤害及眼睛失明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皮肤感染时,应立即用水冲洗,也可用3%高锰酸钾或2%碳酸钠溶液冲洗。

眼睛接触:眼睛沾染时,应用水冲洗15分钟以上,然后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通畅。

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

食入:饮足量的水,催吐。

就医。

3、消防措施: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氧气而引起爆炸。

在碱性溶液或短波辐射下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H2O、O 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沙土。

4、泄露应急处理 大量泄露,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穿防护衣、手套、防毒面具,并用水冲洗,经稀释后直接排入废水系统。

5、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气体。

6、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闭,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存。

五、生物酶脱酶剂 脱墨剂是一种复合酶制剂,采用先进的转基因技术研制生产,是一种专门用于废纸脱酶的产品,具有耐高温、耐酸碱、活性高、反应快的特点.

1、存储、消防 在40℃以下,非冷冻的条件下,存储时间为一年,应把产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当发生火灾时,可用水、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扑灭,并用冷却容器. 2、预防措施通风:尽可能减少与气雾的接触. 防护手套:橡胶或胶乳. 眼部保护:安全眼镜或单层护目镜. 泄露处理:以惰性物质阻隔并吸收去,移至合适容器,以变清理,用水冲洗残余泄漏物体. 3、紧急措施 吸入:移至空气清新处,若有过敏反应需就医.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水冲洗,将污染衣物脱去清洗.医 眼部接触:用低压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仍感刺激需就医。

六、杀菌剂 杀菌剂是一种低用量、高效能的广谱工业防腐杀菌剂,其活性成分是异噻唑啉酮,液体PH值是酸性,能与纸浆或水以任意比互溶,添加于抄纸过程中的白水池内. 注意事项

1、杀菌剂为腐蚀性化学品,应避免与眼睛直接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可延误不可与皮肤接触,操作应配戴防护用品. 2、本品不可爆晒,在PH>9的碱性介质中稳定性差,不宜使用. 3、一旦人员发生过敏反应,应采取口服脱敏药物和涂醋酸尿素软膏及冷敷等措施,一般2周后症状消失,严重者应就医。

各种气体简介 氧气O 2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情况下,氧气密度是

1.429g/L,比空气略大。

氧气很重要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硫化氢H2S 是无色的有特殊臭味(臭鸡蛋)的气味,比空气略重,极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空气中含有0.1%的硫化氢,就会使人感到头疼、恶心,长时间吸入就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在工业生产中,空气中硫化氢含量不得超过0.01mg/L. 甲烷CH

4 甲烷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 在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谨烟火等安全措施. 二氧化硫SO 2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溶于水.二氧化硫有毒,是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之一,对人体危害主要引起呼吸道疾病,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会致人死亡. 一氧化碳CO 当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样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比空气密度略小,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250g/L, 难溶于水. 一氧化碳有剧毒,人如吸入少量的一氧化碳会感到头痛,如吸入较多量的一氧化碳会因缺少氧气而死亡. 常用化学品安全注意事项 1. 强酸、强碱的使用 在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如果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是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3%--5%)来冲洗,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操作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入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要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2. 在稀释浓硫酸时,沿着器壁慢慢地流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3.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皮肤、衣物被它腐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