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格式怎样的
2024-06-26 15:03:02 责编:小OO
文档


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格式怎样的

一、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的必要性高等院校是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培养文化、科技高级专业人才的基地,也是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部门。

高等院校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文科院校、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等。

高等院校除了有许多直接供教学、科研使用的教室和各种专业的实验室外,还有许多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建筑和设施,如电子计算机中心、图书馆、资料档案室、陈列室、会议室、礼堂、印刷厂和其他校办工厂,以及配电室、机修间、木工房、锅炉房、汽车队、煤气站、氢氧站、化学危险物品仓库,还有办公楼、宿舍、医院、食堂、商店和招待所等。

范围较广,门类也多,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1. 老式建筑物多,耐火等级低;

临时工棚多,楼群密度大。

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不少学校的教学楼和校舍都是前或初期建校时修建的,多为砖木结构,耐火等级差。

2. 电器线路陈旧老化,超负荷运行严重。

不少学校建校时安装的电气线路,由于经费紧张,几十年来未彻底检修或更换,加之教学、科研、实验设备的不断增加,因此,电源线路带伤带病和超负荷运行十分严重;

已成为学校突出的火险隐患之一。

3.学校人员多而杂,防火意识差。

各高等院校师生员工少则几千人,多的

一、二万人,长时间来,教职工主要把精力倾注于教学、科研事业和本职工作,学生则把精力倾注于学业上,很少受过消防安全教育,因而广大师生的防火意识薄弱,平时不注重消防安全工作。

4. 学校人员流动多,消防安全难度大。

各高等院校每年都有上千名新生入学和大批毕业生走向社会,形成新老循环交替。

加上近年从农村来学校做临时工的人数增多,这批人员既不懂消防法规,又缺乏消防常识,对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5.易燃易爆物质多,品种齐全、数量大,使用管理分散,在实验室及仓库存放有易燃易爆晶。

6. 科研项目多、贵重设备多,一旦发生火灾造成损失大、影响大。

随着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不少学校利用外资,引进了国外价值很高的设备,有的设备一台就高达上千万元,若发生火灾,经济损失惨重。

总之,高等院校包含了社会职能的方方面面,范围既广,门类又多,为了保证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保护教职工以及学生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对高等院校的防火安全工作加以重视。

二、高等院校的消防安全工作

(一)组成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高等院校应组织以主管保卫工作的副校(院)长为首,各部、系、处行政领导为成员的防火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校的消防工作;

各部、系、处也应设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防火安全工作。

高等院校的防火安全工作,具体由保卫处组织实施。

根据院校规模、专业等情况,院校保卫处可设置防火科,配备2至4名专职干部,系、处则要配备1名兼职防火干部。

高等院校的消防安全要实行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从院校的防火安全管理委员会到各部、系、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再到各科、室、班级逐级签订消防管理合同书,使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

使各项防火规章制度和措施得以顺畅的贯彻落实,对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反馈。

高等院校还要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义务消防队,并在保卫处防火科指导下,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和演习。

(二)加强消防宣传,提高防火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它既关系到社会上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又要求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自觉遵守消防法律规范。

火灾无亲疏,任何人只要违背用火的科学规律,都可能随时导致火灾发生。

因此,必须对广大师生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提高防火意识,向师生普及消防法规常识,使广大师生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做到时刻警惕,提高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使高校的防火安全工作在群防群治的基础上,达到杜绝火灾、减少火灾的目的。

(三)重点防火部位高等院校的重点防火部位有教室、电教中心与计算机中心、实验室及图书馆、学生宿舍等。

这里主要介绍教室、电教中心、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

1. 教室教室是高等院校的教学场所。

教室内人员集中,可十几人、几十人,至几百人同时上课。

其中大型教室一般建成阶梯式座位,并在座位上附有写字台板,疏散不易,更应注意消防安全。

(1)教室的耐火等级。

其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三级;

如因条件所限,是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一层。

(2)应有防火间距。

教学楼离甲、乙生产厂房,甲、乙类物品库房以及火灾爆炸危险较大的实验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米。

(3)易燃易爆物品不宜在教室内放。

课堂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用完后应立即清出,不得在教室内存放。

(4)应有安全出口和疏散门。

容纳人数超过50人的教室,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疏散门不应有门槛,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教学楼超过五层时,应设置封闭式楼梯问。

2. 电教中心电教中心主要是利用录音、电视、电影等教学工具,进行大范围教学活动的建筑和设施。

一般由电视演播室、控制室、电影放映室、播放室等组成。

电教中心的重点防火部位是演播室、电影放映室等,特别是演播室。

演播室的内部装修对收音效果要求较高,目前国内能满足收音效果要求的材料,大多数是燃烧体和难燃烧体材料,有的甚至用纤维布条等作为内装修夹层的填实材料。

室内一般铺有地毯,形成了封闭的可燃或难燃的内部空间。

加之,演播室装有大量的碘钨灯和聚光灯等电气设备,起火因素很多。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其防火安全工作。

防火措施有:

(1)照明灯具与可燃物应保持一定的间隔。

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有引燃可燃物的危险。

因此,灯具的前方应当距离可燃物不小于1米;

侧后方应当距离可燃物不小于50厘米,或在它们之间用石棉板等材料隔开。

同时在灯具的下面要设金属网以防止灯具破碎时,落在可燃物上引起火灾。

(2)电线要有套管。

电源线在吊顶内通过时,应穿管敷设。

活动灯具应用橡磁电缆线。

灯头线靠灯具30厘米或采取其他隔热保护措施。

(3)进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实验,应在演播室外的安全地带进行。

(4)在地毯里应加装钢丝网接地,以导除静电。

3.学生宿舍学生宿舍人员较集中,如果疏于消防管理,出现用电炉,乱拉电线,使用煤油炉、酒精炉,明火照明看书等现象,极易引起火灾。

其消防管理措施主要是:

(1);

(5)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