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管理制度格式怎样的
2024-06-26 15:03:01 责编:小OO
文档


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管理制度格式怎样的

1 目的与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________开关电器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的要求及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掌握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事故隐患的技能,确保企业生产活动有序进行。

本制度适用于________开关电器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的管理。

2 管理职责2.1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环保教育的领导工作。

2. 2管理部负责公司安全、环保教育的实施及宣传工作,并对各部门安全、环保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

2. 3设备安全课负责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 4管理部负责新进厂员工的安全、环保教育组织工作。

3. 术语和定义3.1三级安全、环保教育

指对新进厂公司员工及工伤伤愈后重新上岗员工进行的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组级的安全、环保教育。

3. 2“四新”

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4 管理内容

4.1中层干部教育

4.1.1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a)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b)安全、环保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有关行业的专业管理知识;

c)本职安全生产负责制,主要是在“三同时”、“五同时”中实现安全、环保的技术措施,以及“四新”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

d)安全、环保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事故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e)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f)典型事故和经济救援案例分析等。

4.2班组长教育

4.2.1 班组长教育由各单位负责自行组织进行,采取授课或答卷的形式。

设备安全课、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

4.2.2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a)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方针、、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和规范;

b)安全、环保的技术常识;

c)岗位危险源、危害因素、环境因素控制要点等;

d)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以及正确使用的方法;

e)本岗位发生事故时的紧急救护措施和安全撤离线路;

f)相关事故案例等。

4.2.3 班组长教育每年进行一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4.2.4 目标值为100%。

4.3新进厂员工安全、环保三级教育

4.3.1 对新进厂的员工(含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都要进行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组级的安全、环保教育。

员工入厂后到生产科领取《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JHAJ007)。

安技员、各部门、班组分别负责进行相应内容的安全、环保教育,经考核合格,填写《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JHAJ007)并签字认可后,并将《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JHAJ007)返至安技员存档,方可办理上岗手续,办理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手续。

未经安全、环保三级教育或教育后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工作。

4.3.2 安全、环保三级教育的内容:

a)公司级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国家有关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基本知识;

公司有关的规章制度;

劳动纪律;

公司安全、环保工作的一般状况;

一般机械电气安全知识;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发生事故后应如何自救、抢救伤员、排险、保护现场和及时报告;

有关事故案例等。

b)部门级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本单位的生产概况;

安全、环保工作状况;

本单位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和生产规则;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紧急情况下的处置和疏散;

有关事故案例等。

c)班组级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班组生产概况;

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

应知应会;

岗位工种的工作性质;

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

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危害因素的种类、工作地点的环境及尘源、毒源、危险机件、危险物的控制方法;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以及正确使用的方法;

发生事故时的紧急救护措施和安全撤离路线;

事故案例等。

4.3.3 新员工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4.3.4 目标值为100%。

4.4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

4.4.1员工因工作需要变换工种(包括调整工作岗位),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下达《员工变换工种通知单》(JHAJ008),我公司负责组织变换工种教育,并报安技员备案。

一般工种变为特殊工种,则由生产科组织,并参加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的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发证后,方可上岗,享受相应的劳保待遇。

转为从事有害工种作业人员,具体按Q/PG G19G.014-202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4.4.2变换工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a)新岗位的操作规程;

b)新岗位的安全操作方法和安全技术知识;

c)新岗位设备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d)以往该岗位发生的事故案例及应吸取的教训。

4.4.3采用“四新”作业时,由技术科以及相关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环保教育,以答卷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实际操作。

4.4.4 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四新”的基础知识;

b)“四新”的性能、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c)采用“四新”后的操作方法;

d)作业人员避免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防范措施,选用正确的劳动防护用品;

e)采用“四新”后发生异常情况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f)安全、环保的有关要求。

4.4.5 目标值为100%。

4.5复工教育

4.5.1 员工因病假、事假、产假等离开岗位一年以上,管理部组织对其进行分厂(部门)级和班组级教育;

工伤伤愈重新上岗,需进行三级教育,教育内容同“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并填写《复工安全教育卡》(JHAJ009)。

4.5.2 目标值为100%。

4.6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训教育

4.6.1 安技员负责配合集团设备安全课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复训、考核发证。

4.6.2 目标值为100%。

4.7全员教育

4.7.1 集团公司采用电化教育或统一答卷等方式进行,教育周期为每年一次。

4.7.2 由管理部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答卷,并统计建档,将教育效果评价结果报安技员。

4.7.3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a)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新、新知识、新技术;

b)安全、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c)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的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d)典型事故案例等。

4.7.4 目标值为80%。

4.8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教育

4.8.1 除参加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的专业培训外,由设备安全课负责组织公司内部培训。

4.8.2 培训的主要内容:

a)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b)安全、环保管理以及技术、安全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有关行业管理的经验;

c)伤亡事故、职业病、污染事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d)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e)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

f)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g)本企业职业危害作业点的分布、危害程度,并根据其理化特性应采取的防护技术、措施和方法;

h)典型事故案例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4.8.3 新上岗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

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少于12学时。

4.8.4 目标值为100%。

4.9教育管理

4.9.1 新员工三级教育由管理部会同安技员进行,填写《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JHAJ007),凭此卡领取个人劳保用品,该卡片由安技员存档。

4.9.2 安技员、管理部、公司工会应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环保教育,如定期出版安全简报、黑板报、播放录像等,不断提高员工的认识。

4.9.3 安技员、综合科应配合有关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和发证工作。

做到特种工作人员持证100%,未经考核培训人员,不准从事特种工作。

4.9.4 在采用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时,技术科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及时对有关员工进行新的操作方法和岗位教育。

4.9.5 安技员负责制定年度安全、环保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4.9.6 安技员负责建立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档案,新员工三级教育档案要长期保存,其他教育档案至少保存三年以上。

5 相关文件

GB/T2400

1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800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1957

9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0号令)

6 记录(表格)

JHAJ00

6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通知单

JHAJ00

7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卡(正反面)

JHAJ00

8 员工变换工种通知单

JHAJ00

9 复工安全教育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