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文化广场项目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体系
2024-06-26 14:59:29 责编:小OO
文档


文化广场项目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体系

文化广场项目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及体系

1、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关键工序运行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的。

1.1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1)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照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 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

(2) 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项工程目标计划,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⑶ 在目标计划制定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在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4) 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在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形的建筑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在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一次循环。

1.2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1) 项目领导班子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正常,支持有关人员开展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2) 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⑶ 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设备,是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

(4) 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是保证质保体系的运转方法。

(5)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议,使质保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1.3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着"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着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的落实。

(1) "人"的因素1)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2) 在进场前。我们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队伍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上岗证。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广泛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劳务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更高的要求。在施工中,我们既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强人员的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评定工作应是对项目的全体管理层及劳务层,实施层层管理、层层评定的方式进行。使进驻现场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候均能保持最佳状态,以确保本工程能够顺利完成。

(2) "机"的因素现代的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的完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机械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以越来越大,故必须使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对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使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就已经达到最佳状态,而在施工中,要使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在施工过程前,我们将制定机械维修计划表,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机械在任何施工阶段均处于最佳状态。

⑶ "料"的因素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单位,亦是保证质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故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料"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为确保"料"的质量,我们必须从施工用材、周转用材进行综合的落实。

(4) "环"与"法"的因素"环"实质施工工序流程,而"法"则是指施工的方法,在本工程中的施工建设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的、更快的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我们已经对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作了具体的介绍,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在施工过程中能否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的落实才是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只有建立良好的实施体系、监督体系才能按照既定设想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详见《施工工艺、方法流程落实流程图》。

2、 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具体落实,其主要是对施工各阶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从而达到施工质量目标的要求。

2.1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1)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这三个阶段来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详见《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图》。1) 事前控制阶段

⑴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针对质量通病,制定预控措施。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方法。

⑵ 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检查现场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线和高程水准点等。

⑶ 坚持样板带路制度,每一份部分项工程开始前必须现做出样板,待建设单位、监理等施工方验收,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大面积施工。2)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是关键。主要有:

⑴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控制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之中。

⑵ 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做好各项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一道工序决不交给下一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⑶ 对完成的分布分项工程,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进行检查、验收。

⑷ 如施工出现特殊情况,隐蔽工程为经验收而擅自封闭,掩盖或使用无合格证的工程材料,或擅自变更替换工程材料等,项目总工程师有权向项目经理建议下达停工令。3) 事后控制

⑴ 事后控制就是指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按照规定的质量评定的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⑵ 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辑目录、建立档案。在保修期间,对本工程进行跟踪服务。

2.2 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1) 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1) 作为总承包商在编制施工总计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置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休息时间,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2) 鉴于本工程工期紧,分包单位多,质量要求高,故再施工中应树立起工程质量为本的工程的最高宗旨。如果工期预质量发生矛盾,则应当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上,工期必须服从于质量,没有质量的保证也就没有了工期的保证。综上所述,无论何时都必须在项目经理部中树立起"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观念,但工期的紧迫性,就要求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图纸,熟悉施工工艺,了解工艺流程,编制合理、科学、简便、经济的作业指导书,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每周、每月直至整个总计度计划的各大小节点的施工计划,并确保其保质、保量地完成。

(2) 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之后,专业技术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对设计图纸要求中,有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解决,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2) 施工人员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的编排施工工序、并向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重点、难点,更应该落实到施工班组的每一个操作人员,而且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中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于操作人员心中有数,从而保证在操作中按照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3) 在本工程中采用两极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第一级为项目总工程师,根据经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艺等项项目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员、质检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为施工员向班组进行分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4) 在本工程中,将对以下技术保证进行重点控制:施工前各种大样图;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合格证、复试报告;各种实验分析报告;基准线、控制轴线、高程、标高、沉降观测;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试配及强度报告。

⑶ 施工操作中控制措施1)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2) 首先,对每个进入现场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入现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3) 其次,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4) 再次,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进行整改。5)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验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前有交底,过程中有检查,工序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4)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1) 物资采购:

⑴ 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是由于结构施工的材料质量,将会直接影响的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材料的质量保证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条件。

⑵ 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均有材料部门统一采购,对本工程所需采购的物质,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控制。

⑶ 采购物资必须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范围之内采购,如所需材料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范围之内不能满足,就要进行对其他厂家的评审,合格后再进行采购。物资采购遵循在诸多厂家中优中选优,执行首选名牌产品的采购原则。将采购的物资分为A、B 两类,A 类材料必须是提供材料质量证明和《准用证》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入场;B 类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一些材料还要有《准用证》和使用说明。

⑷ 为充分控制进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在施工现场设样本间,对各供应商提供的合格样本进行封存,已备材料等进场验收比照。⑸ 建立物质评审小组,由材料部门、项目经理部及吸收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对材料供应上的能力、产品质量、价格和信誉度进行预审,建立材料供应商评定卡。采购部门负责人定期(半年度)组织对于选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如审核中发现不合格的,从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花名册中除名。2) 产品的表示和可追溯性:

⑴ 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的产品,必须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以便追溯和更换;

⑵ 钢筋:必须有材质证明、准用证、复试合格报告,原材必须有规格、型号等标识,成形钢筋进场按照规格型号、使用部位挂牌标识。

⑶ 水泥:必须有材质证明、准用证、复试合格报告,入库必须分类对号,挂牌标识。

⑷ 砂石:复试合格报告,入场必须分规格插牌标识。⑸ 砖:必须复试报告合格。⑹ 空心砖:必须有材质证明、准用证、复试合格报告。⑺ 防水材料:必须有出场合格证和认证书,工艺标准,复试合格报告,按包装标识分类存放。⑻ 其他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其包装必须有出厂标识。⑼ 所有砂浆试件必须标明工程部位、成形时间与强度等级。⑽ 所有标识均应建立台帐,做好纪录,以具有追溯性。3) 施工中的计量管理工作的保证措施

⑴ 计量管理工作在整个质量控制中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在计量管理工作中,我们加强各种计量设备的检测工作,并在天津地区指定具有权威及计量机具检测机构(经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同意),按照企业的计量管理规定进行周检管理。同时,按照要求对各操作程序绘制相应的计量网络图,使整个计量管理工作符合国家的检量管理规定要求,整个计量工作完全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