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24-06-26 15:03:35 责编:小OO
文档


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会议精神,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全县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发展势头,农业农村工作得到新突破。

一、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

年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年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花官镇实施0.7万亩,在大码头镇实施1.8万亩,目前进展顺利,顺利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全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积极推广半精量播种、宽幅播种及化学除草、氮肥后移、“一喷三防”技术,及时制定印发管理技术意见,全面提升科学种田水平。 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90万亩、总产达47.15万吨。积极推广新型日光温室建造、蔬菜集约化育苗、胡萝卜种子带和种子丸粒化单粒种植、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了菜农的科学技术水平。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0.25万亩、总产47.16万吨,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为3.75万亩。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成效显著

持续开展农业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管理,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提升行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示范辐射带动能力。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争创市级“新六产”示范主体。 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7家、市级“新六产”示范主体培育11家。

四、农民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实施 年县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工程。 年,培育高素质农民330人,其中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280人、“农业丝路先锋”30人、农业经理人20人。积极开展乡村之星和职业农民职称推荐评审工作, 年,我县1人入选齐鲁乡村之星,已完成公示和考察;新评选10名县乡村之星,名单已上报县委人才办;新评审农民高级农艺师4人,已公示完成;新评审农民农艺师4人、助理农民农艺师15人,已公示,待研究后公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开展职务船员和普通船员培训发证工作。扎实开展好农民实训基地创建工作, 年,新认定7家农民实训基地。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实现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覆盖,形成全方位的执法体系。建设提升了县智慧农产品监管平台,建立质量安全检测追溯点。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目前县级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部实现检测合格出证,做到了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目标。制定了《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认定标准》,目前,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3家。引导基地地、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223个。积极开展农资打假治理, 年,农资市场打假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1036人(次),严厉打击了假劣农资经营行为。

六、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行动取得成效。大力推广生态循环技术模式,解决了土壤和水体污染等生态问题,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四减四增工作,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地膜回收等工作, 年可控降解地膜推广使用量比例达到30%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县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4.3万亩;指导农民蔬菜示范区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示范区面积达到40%以上,有机肥应用面积到90%以上。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培训农业农民技术人员459余人次。

七、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组织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查处整改问题2万余项,清理各类垃圾16万余吨。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全县共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92814户,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5.49%,在市率先达到省定全覆盖认定标准。扎实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制定全县农村公厕建设方案,新建农村公厕73家,300户以上自然村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编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232个村庄已通过县、市级验收。稳步推进燃气村村通工程,全县459个村庄已全部通气。大力开展“绿满乐安·美丽”国土绿化行动, 年全县完成造林1.1万亩。

八、深化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508个村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成立了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登记赋码工作,颁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证书》。建立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了县、镇两级市场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完成交易67笔,流转土地6920余亩,交易资金4221万余元。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54.31万亩,土地流转率达83.65%。

九、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

全面深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等指示精神,切实提高责任意识。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农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全县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等,全面落实全局安全生产行业监管责任。 年,全局共出动408个检查督查组,对全县3525家次企事业单位和场所进行了风险隐患排查和1315家次企事业单位和场所进行疫情防控调查,发现一般隐患94项,重大隐患1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开办各类安全生产培训班15次,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4060余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纸质版1970余份,线上向企业负责人发放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类电子材料653人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农业农村领域应急预案和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全面完成全市安全生产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