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某镇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4-06-26 15:04:03 责编:小OO
文档


某镇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面对“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风险,我镇深入贯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州市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统筹兼顾、压实责任、强化措施,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好经济发展推进战,做到“三战”齐打,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将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疫情防控。认真学习贯彻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州市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统筹认识到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统筹联防联控疫情防控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科学安排脱贫攻坚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考验,聚焦脱贫攻坚薄弱环节,补齐短板、 实基础,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和脱贫攻坚战。

2、强化驻村帮扶,抓实抓细工作。一是在疫情发生时,各驻村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前线,利用喇叭、音响等设备,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督促外出返乡人员做好居家自我隔离,每天定时测量体温,提高贫困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二是重点关注贫困户的“不愁吃、不愁穿”问题,对每个贫困户家中储备的粮食和蔬菜、过冬衣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三是根据每户实际情况,制定 年详细帮扶措施,抓实抓细脱贫和巩固提升举措,确保实现精准帮扶。

3、强化保障,编密保障底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措施,筑牢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防线。

4、突出产业就业,确保群众增收。一是打响现代特色农业品牌。以舍联村为龙头,着力打造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青花椒基地1000亩,产量达70万斤,预计收入达980万元,实施后实现项目区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经济增加5至10万元,其中覆盖了全村28户贫困户,覆盖率100%。大力发展仙桃、龙包等特色优势农产品185亩,预计实现经济收入20万元,农户人均增收245元,村集体经济增加20万元,同时积极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三品一标”认证和特色产品商标注册。有效推进羊肚菌规模发展,规模发展羊肚菌种植达940亩,产值达18.8万余斤,实现经济收入940余万元。二是推进中藏药资源开发。干沟村示范发展重楼中药材种植业,目前已带动发展4家合作社,种植面积达300余亩,预计亩产500余斤、收入达到0.33亿元,并辐射带动野坝村、勒树村发展重楼种植业。三是发展电商促农村增收。搭建共享平台,推介特色产品。组织利用邮政系统、各销售企业网的特色和优势,加强产销信息对接,利用微信、qq、抖音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售卖广告,帮助贫困党员兜售土鸡、土鸡蛋、核桃、仙桃、花椒等土特产共计18万余元。四是大力促进贫困户就业。科学精准介绍贫困户到企业和外地企业就业,积极落实就业补助。坚持把就业创业作为农民增收主渠道,组织参加就业培训、农技知识培训、外出学习种植技术300人次,以示范创建为抓手,辐射带动贫困户实现创业和就业。

5、探索防贫举措,巩固脱贫成效。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全面完成“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常态化开展扶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确保了我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年持续稳定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有效防止出现新的绝对贫困,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夺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地处山区,受地理条件,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传统的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很难形成规模,又缺乏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无竞争优势。二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我镇部分贫困户致贫原因为因病、缺劳力,只能靠兜底来扶持,部分贫困户缺乏资金、缺乏生产技能、缺乏营销门路。三是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四是非贫困村基本无集体经济收入,无法带动贫困户增收。五是牛棚子村搬迁安置滞后,导致“一低五有”硬件设施不达标、使用产业周转金建立了集体合作社,但因回迁安置滞后,集体经济见不到效益。六是野坝村16户贫困户新建住房因成勘院未规划,至今未启动建设。七是移民安置后收入来源不稳定。

三、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突出产业扶贫重点。谋化好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依托青花椒、重楼等重点产业清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完善“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做出“特色”。理清思路,找清致富带头人,推动各类到镇到户扶贫项目资金落地,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做到镇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二)加快移民村安置建设。针对安置点建设滞后问题已反馈给市扶贫移民局、折东片区移民指挥部、大唐公司,要求加快牛棚子、野坝安置点建设工作。

(三)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防返贫致贫上下功夫。加大对我镇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工作,积极排查可能有致贫、返贫风险的群众,并针对其具体情况给予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信息提供,生活援助等。守住”防返贫”这条底线坚决不被突破。村镇多与外界沟通,多对接,多找出路,打开销售渠道,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科学合理规划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完善产业布局,使产业达到持续增收。

(四)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建设。以镇舍联村为点,推进党建示范引领,打造全镇示范亮点村,带动全镇其余各村统筹发展。一是以“党建+产业”为抓手,结合舍联村花椒和仙桃种植,提升该村产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同步发展;二是以“党建+培养”为方向,在舍联村培训培养一批生产能手,致富能手,因地制宜带动一批产业发展滞后村,大力发展镇农业产业,带领广大群众致富增收;三是“党建+互联网”为平台,利用浙江赶街、扶贫832、盒马鲜生成都线下超市等多个线上扶贫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四是以“党建+文化”为依托,以旅游资源及人文资源为内容,拍摄一部文化宣传片,做大广告效应,从而带动镇整体产业链发展。

(五)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激发贫困户发展内生动力,帮助树立自力更生意识,增强脱贫奔康信心。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干部帮扶职责,落实贫困户主体责任。

(六)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一是要大力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外出务工。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二发展集体经济,依托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引导当地民众发展种养殖业、环湖旅游经济、增强村集体对农户增收的服务和带动功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