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环境保护教学总结朱小平
2024-06-26 15:16:14 责编:小OO
文档


环境保护教学总结朱小平

地理教师:朱

《环境保护》修Ⅵ地理教材共分五单元,总共用了16节课,约5周的时间全部上完。通过教学的过程让同学们明白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行为造成的,知道了环境破坏的危害性,也通过一些案例让同学们懂得了改善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成功经验,从而领悟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理念。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环境保护》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当今世界最敏感的问题——环境问题。如何结合素质教育的特点,让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呢在整体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顺其童心,投其所好”。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看、听、读、写、做等多种综合活动中,主动的、愉快的获取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联系实际,环境保护从身边事做起,争做环境小卫士。在各部分的教学环节中,精心设计,力求突出民主、和谐与轻松的课堂氛围。为此,可把环境这个十分严肃的问题趣味化、生活化。通过身边真是的事情,我国存在的真实问题来让学生清晰的感受到了我国环境的变化过程,使学生易于接受。

二、注重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的落实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我力争把本课设计成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课。在上课前,我准备了一些资料,让学生把杂乱无章的资料加以整理、提炼,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课堂上抽出一些时间交给学生说一说、讲一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学难点放手交给学生解决,教师提问的层次性强,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学生的分析中,在学生的讨论、辩论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

学校是一个小课堂,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学生要在社会中吸收营养,为在学校的学习服务,所以,培养学生从社会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参与是学生主体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在教师的外在激励下,学生能更充分发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的情境。如:集体讨论,小组活动,动手操作等。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坏还在加剧。因此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环境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才会不断改善。为了当代,更为了后代,我们必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为保护环境作长期不懈的努力。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让这种精神要深深的根植在在学生的心里。

总之,课堂设计尽可能突破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陈旧模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及多种能力。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乐学、趣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