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医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
2024-06-26 15:16:04 责编:小OO
文档


中医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

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中医操作技术培训计划:

护理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和服务流程。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护理人员掌握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是做好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医医院应切实加强对全体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为推动我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我院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同时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要求,特制定我院不同层次、年龄阶段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和中医操作技术学习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一)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熟悉中医护理科研方法,具备组织申报护理科研课题、指导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具备开展专题讲座(课)和专科教学能力。

(二)主管护师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能够参与中医护理科研工作;指导下级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具备中医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能力。

(三)护师护士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二、与学时要求

(一)培训内容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法律法规等;中医护理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工作进展;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概况;中医护理科研方法等。

2、主管护师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法律法规等;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科研基本方法(如科研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中医护理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

3、护师及护士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法律法规等;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二)学时(分)要求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每两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Ⅰ类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2、主管护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3、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院工作三年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

(三)培训计划制定

1、护理部负责制定医院的总体培训计划。护士长按照总体计划,结合本科、本护理单元的实际制定具体培训计划。

2、培训应长期目标与短期计划相结合。

3、应体现护理人员的不同层次,并符合各自的培训目标。

4、培训形式应注重多样性和针对性,强调可行性、实效性。

5、应对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必要时时做出调整。学时分配:

1、护理部每月组织全员三年内西医院校毕业护士集中授课,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一次,年完成基本课时≥15学时;

2、科室每月业务学习,安排专科中护常规内容,年完成基本课时≥15学时;

3、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全院中护技能培训考核一次,每次学习中护操作项,年完成基本课时≥4学时;

4、每年组织全院护理人员集中进行中护病历书写一次,年完成基本课时≥1学时;

5、培训长期目标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各科室利用晨分钟时间复习、消化、吸收学习重点,对照日常病例活学活用。全年参与中护培训人数达到全院护理总人数70%以上。

分层次培训要求:

1、全员参加院及科室各类别培训并签到,每学时给予继续教育学分0.5分;

2、护士及护师全员参加院内考核,根据情况质控;

3、主管护师参加培训,交流经验指导护士及护师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参加市、省级各类中医方针、理论、常规培训学习,参与中护科研项目研究,;

4、主任、副主任护师参加市、省、国家级各类中医方针、理论、常规培训学习,组织中医学习考核计划的制定,并参与院内培训,组织并指导中护科研开发;

三、培训形式

1、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中医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培训方法以全院培训和科室培训相结合,邀请院内中医专科主任教授,主要包括集中授课、模拟演示、实操训练、小组讨论、参观交流等。

2、脱产或半脱产培训选派不同层次的护理骨干(以主管护师为主),集中时间参加学习培训,包括参加、培训班、学术交流会等。

3、在职学历培训中医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高等学历在职继续教育,包括网络教育等。

四、考核评价

(一)内容方法

1、培训的管理工作。

医院成立考核评价小组,全面监督和考核护理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通过查看相关材料(包括制度、计划、原始记录等)方式,评价培训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2、培训效果。

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操作、现场答辩等方式,考核评价不同层

级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二)结果应用

1、反馈采用书面反馈和沟通反馈两种形式,将考核评价结果反馈给考核评价对象。

2、建档医院应建立护理人员技术档案,并将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考核记录及时记录在技术档案中。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学历资料;一般专业资料;技术操作理论考试情况;科研、教学情况;与业务技术相关的情况,如护理科研项目、护理论文、参加学习或培训、获得奖励情况等。

五、部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1、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2、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0%

3、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3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