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村旅游发展方案
2024-06-26 15:15:59 责编:小OO
文档


村旅游发展方案

关于印发《20__年__城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发展方案》的请示

城区:

20__年是“广西休闲农业拓展年”,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有关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件精神,推动我城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更上新台阶,根据城区指示,我局代为草拟了《20__年__城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案》,妥否,请批示。

附:《20__年__城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案》

__城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

负责人: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20__年__城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案

20__年是“广西休闲农业拓展年”,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有关发展乡村旅游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拉动内需、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优势,推动我城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更上新台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围绕“五拓”(拓文化、拓精品、拓市场、拓品牌、拓增收)狠下功夫,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走农旅互动、以农兴旅、以旅促农之路,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以及丰富、完善旅游产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制定发展,加强科学指导,坚持标准化建设,着力完善基础条件,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发展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打造旅游品牌,推动我城区休闲农业与“农家乐”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为引导。发挥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各级、抓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扶持、公共设施、资金投入、规范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切实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起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尊重农愿和村民的首创精神,保2

持农村旅游发展的多样性、创新性。

二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乡村市场在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市场调节就业机制,积极衔接乡村旅游就业市场供求,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区域集中,同时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按照运行市场化、要素规划化、经营规模化和营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化水平,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挖掘资源和区位潜力。坚持旅游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结合,要着重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族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面向市场需求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乡村旅游业的稳定增长。

四是坚持城乡统一。统筹乡村旅游产品与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化。突出重点、建设精品、扶持龙头,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旅游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结合我城区实际,重点开发农业观光型、民俗特色型、农事体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争取在20__年实现创建1个以上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3-5个星级农家乐,20家“农家乐”旅游经营示范户,使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以上,带动相关就业1000人以上。

四、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布局合理、开发有序的原则,利用城区编制旅游“十二五”规划的契机,把乡村旅游规划纳入其中,实现规划的互相衔接。旅游、农业、住建等部门重点指导一批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村镇规划,以区域旅游线路整合为重点,做好乡村旅游规划,实现错位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二)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风貌改造的整体布局,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文明建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治理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特别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从市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村镇改水改厕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大力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旅游标牌、标识规范设置等。

(三)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以城带乡,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向乡村旅游地优先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地优先覆盖,促成公共职能向农村旅游延伸。旅游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环境、服务设施和设备、接待服务和经营管理等的规范化管理,组织实施乡村旅游质量等级相关评定工作;加快建设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体系、标识引导4

和解说体系、散客自助游服务体系、自驾车游服务体系和安全救援体系;协调、工商、物价、食药、卫生等部门加强安全、物价、市场秩序、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管理,为游客提供开心、放心、舒心的服务。

(四)强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各镇、街道、仙葫经济开XX要因地制宜,采取公司加农户、综合开发、扶持开发、整村推进等方式,以“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为依托,做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以山水之灵润色农业之美景,以民俗之韵丰富农业之内涵,形成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特色山水、特色民俗相辅相成,“三特”同步发展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格局,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围绕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态,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和养生写生旅游;围绕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成果,着力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型和科普特色旅游;围绕果蔬采摘、插秧、耕种等农事活动,着力打造满足“城市上班族,假日做农夫”需求的农事农趣体验型旅游;围绕民间特技、庙会、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着力打造民俗文化体验型旅游;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现代新村观光型旅游;围绕原生态古村落、民族村寨的民居建筑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古村落观光度假型旅游。通过不同类型、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需求。

(五)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宣传促销

要加强乡村旅游目标市场的分析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制作乡村旅游宣传单、宣传折页、宣传片等资料广为散发,在交通要道上5

增设宣传图板,增强宣传效果;要与旅行社建立良好关系,鼓励旅行社和各类旅游集散中心开展专业市场销售和网络促销,拓宽乡村旅游销售渠道;要建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力度。

媒体促销,宣传部门要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手机等多种手段,开设乡村旅游专版和专栏,增加乡村旅游专题和时段,及时发布“农家乐”乡村旅游信息,加大乡村旅游产品宣传力度,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对接。

创意促销,旅游部门要指导好乡村旅游产品的策划、组织和包装,组织参加旅游交易会、推介会等活动,抓好乡村旅游产品宣传促销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节会促销,各镇、街道、仙葫经济开XX可举办特色节庆活动,提升当地乡村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和知名度;拓宽乡村旅游销售渠道,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网络咨询、预订等服务。

(六)着力培养乡村旅游人才

旅游、组织、人事、农业、扶贫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纳入年度计划,重点开展对旅游特色村所在乡镇干部、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经营户和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重点加强对当地干部和经营业主进行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管理、促销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安全、接待礼仪、餐饮服务、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素质和技能。

(七)强化规范管理与经常性指导

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旅游部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意见,要指导经营者科学开发,明确市场定位,确定开发规模和发展方向。在规划设计上突出标准化、个性化,主题鲜明,布局合理,避免简单的模仿照搬和盲目乱建;在产品建设上增强亲和性、知识性、参与性,增加体验内容,强化功能;在经营管理上,引入景区管理模式,推进现代管理,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引导“农家乐”乡村旅游产品向品牌化发展,突出特色、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引导乡村旅游有序发展,防止“一哄而起”、“一个标准”、“一种发展模式”的现象发生。

(八)抓好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

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要全面动员、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各镇、仙葫经济开XX要根据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市场发展潜力,按照保护提升、开发建设、规划准备3种建设类型进行资源调查和普查。旅游与农业部门要紧密协调配合,选择一批旅游资源禀赋高、基础条件好、有市场潜力的村(坡)作为试点,强力推进“百村万户”旅游富民工程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农家乐”示范户创建活动,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我城区休闲农业与“农家乐”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并通过成立休闲农业协会、策划精品线路指南等方式,提升我城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着力培育一批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主体的“万元村屯”,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五、组织实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7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发挥旅游综合产业功能的客观需要,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工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成立由城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南宁市__城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区乡村旅游工作的组织推动、工作指导、服务协调、研究、标准贯彻、典型推广等工作。各镇、仙葫经济开发区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或设立旅游事务发展办公室,形成城区、乡(镇)、村三级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强有力的工作格局,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创建工作。

(二)统筹协调,密切合作。城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农业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指导、扶持和培育主导产业,建设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优先扶持乡村旅游点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将休闲农业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范围;旅游部门要具体负责全城区开展乡村旅游创建实施工作,大力推进创建自治区级特色旅游乡镇、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工作,打造__城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网络图、精品线路、品牌景点,组织好对我城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介和市场促销活动;组织人事部门要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与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工作纳入农村党员大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财政部门要安排相关8

资金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村镇、项目予以倾斜……通过统筹协调,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我城区建设成为南宁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努力开创__城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局面。

(三)扶持,优化环境。要积极探索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各乡镇、仙葫经济开XX要积极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对符合规划及相关规定的“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经认定后要优先立项,优先安排开发建设。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开展各种形式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鼓励发展以企业法人为经营主体,依托各类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农家乐”乡村旅游点;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建设“农家乐”乡村旅游项目和配套产业,带动周边小规模“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是将乡村旅游的清洁、环保、道路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纳入“城乡清洁工程”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支农工程中加以解决;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用于乡村旅游接待户;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向乡村旅游项目倾斜。采取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不同方式,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促销等资金投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