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赴美交换生总结
2024-06-26 15:12:04 责编:小OO
文档


赴美交换生总结

赴美交换生总结

国06A-1 向晨 *******0130

当拖着沉重的行李走出北京XX的时候,四个月前那怀揣着又忐忑又憧憬的心情迈上从北京飞洛杉矶的飞机的那幕场景重新浮现在眼前。短短四个月,物是人非。我并不是感慨时间流逝,只是对我的变化和成长感到骄傲和欣慰。如果说四个月前我只是个深藏在象牙塔里不谙世事的小女生的话,那四个月后我已有破茧化蝶之势,对未来充满期冀,正跃跃欲试。

在美国这块复杂又简单的土地上,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no pains, no gains 。确实,在美国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他们做事的最高准则是而他们做人的最高准则就是rules,“rule is rule ”是他们最常说的话,只要你按他们的rule去做,nothing is impossible。

如何学习和生活是每个赴美交换生的当头大事。其实这都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适应或改变,当你渐渐和这个陌生的社会磨合的过程中,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说到学习,在我个人而言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困难。虽然多多少少会有语言上的障碍,但区区四门课并没有让我摸不到头脑。在每门课都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后,一切都水到渠成。当然这与SPSU的国际处主任 XXX的指导和学长学姐的帮忙有很大的关系。一开始的学习肯定是辛苦的。还记得刚买到课本的时候,看到那一本本又厚又重的排满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时,我知道想要做到游刃有余并不是简单的事。给我印象最深要属我的历史课 World Civilization 了。刚开始我并没太过担心它,心想不就是世界历史吗,作为一个酷爱历史文科生来说,经历了中考和高考的双重考验后,这门课肯定不在话下。可当上了第一节课后,我发现我严重的想错了。老师完全不按书上的说,又没有课件,当老师滔滔不绝的讲着一串串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历史专业术语时,我知道这条学习的道路还很长。我开始广泛的查阅各种资料,包括以前的教科书和网络资料。我不停地背单词,记术语,读课本。可当第一次quiz 57分的成绩出来之后,我彻底被打败了。在经历深思之后我开始寻找解决方式。我发现过去对历史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完全不适合这。在这老师重视的是你个人对历史的看法和见解,你的答案里要有你自己的个性才会得高分。知道这一点后我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把书大致看一下,再借同学的笔记和网上资料补充知识,最后自己融会贯通,把思路梳理清楚。这样考试时才会胸有成竹不至于手忙脚乱。还有一点很重要,美国的课期末并不占很多成绩,通常也就30%,所以平时小考,出勤和论文,presentation 都很重要。可以说幸运,但更重要是我的付出,我的所有课程包括世界历史,化学,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我都拿到了A的好成绩。让我能自信满满的回国向学校老师和家里父母报告。

总之,这次作为交换生去美国交流学习让我学会了,学会了一切都要靠自己,也知道了,我们以前的环境是多么的温暖舒适,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与国内不一样的学习模式和知识,增长了阅历,丰富了人生。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学院给了我们这们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可以走出国门去看一看,学习一下,还要感谢外事办老师给予我们的大量的帮助,和为这个项目所付出的努力。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会辜负关心我们的校领导,老师的希望。

赴美研修班总结 2500字

美国行总结

**公司 仲从斌

刚从旧金山下飞机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里无比明媚的阳光,可以预见到这次的旅程一定会像迎着海风飞驰的帆船一样轻快。在南京组织部和南京市科委的组织下,我们南京市科技创业家美国一行30人,于2022年x月x日至22日间,在美国多个大学、实验室和创新工作站进行学习交流。经历这次研修班的学习,能够聆听顶级教授高水平的讲课,感受各领域权威的大家风范,接受一次人生的再教育和心灵的洗礼,这真是一笔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一、第一站:硅谷

硅谷之行是本次的重头戏。硅谷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诞生了**思科、**特尔、**XX、**XX、**XX等世界一流的大公司。硅谷之所以能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子工业基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以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这次行程就给我们安排了三位斯*大学的教授的课程。

1.“创新型领导者的高效沟通策略与技巧”——JD Schramm.秉承凡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JD S*从面向大量用户的演讲入手,重点讲授了AIM沟通策略,也即从听众(Audience)、意图(Intent)和Message(三要素)出发策划一个沟通,当然课堂上主要是指面向大众的演讲。S*从语言的组织,表达的方式和技巧,甚至包括眼神、语气、站姿等等注意事项,非常细致入微

的讲授了商业沟通中的策略技巧。同时,还结合其自身的经历,对大家的疑问,特别是对我们非常在乎的一对一商务谈判中的一些技巧进行了答疑解惑,并邀请了一个具有实战经验的同事进一步进行讲解示范沟通的技巧,可以说非常严谨认真。虽然很多技巧可能我们短期内无法直接应用到,但是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参考。这堂课也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斯*商学院教授的授课风采,获益良多。

2. “提升领导力双元创新思维模式”——谢*。谢*给我们讲授的 “始创新-流创新和源创新”理论,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他所推崇的“源创新”,是一个两面市场模型的创新模式,即将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作为一个平台,为自己的上下游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促进上下游客户的良性循环,也能够从上下游客户双方得利。谢*提供的案例主要是**当劳的成功经验,不过我也联想到现在国内最成功的淘宝和XX,可以说马*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源创新实践者,他利用支付宝这个核心技术,为卖家和买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易平台,促成了今天的阿里巴巴帝国。我们这种技术出身的人而言,总是希望企业的创新是独创的产品或者技术,但是从创新理论而言,还只是停留在创新的初级阶段的始创新,难度大时间长,收益也不成正比。而当前我们更多人所崇尚的在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之上,创建一个完整价值链的商业模式,也仅仅是西方采用多年的普遍方式而已。因此,谢*的“源创新”理论给我们带来的思想上的涤荡,启迪了我们的理性思考。

3.“资本运作与风险管理”——S*。 Stephen

除了以上三位斯*大学教授,主办方还为我们安排了几位华人博士如**BM的高管凌棕、生物医药方面的专家D*等的课程,他们的课程更具专业性,对其他相关专业同学来说更具意义。

4.文化参观活动。除了与斯*大学教授的交流,主办方还组织了两个活动:参观**XX公司、美国太空总署阿姆斯实验室博物馆以及渔人码头、金门XX等文化参观活动,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领略到了美国的人文风情。

总的来说,这次硅谷之行,不但让我们体会到了硅谷的成功,不单单是因为这里有一流的技术,更是因为有适合成功的文化,或者更大一点可称之为适合创新的生态系统。这一点是全世界其他区域都很缺乏的,也是值得我们企业家和管理者值得学习和深思的。

二、美国东XX

美国东XX可以说是全美最富裕的地方之一,这里除了各种世界一流的公司,还集聚了世界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MIT等等。此次东部之行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一流学校的大旗与开放。 1、Media Lab 实验室。考察MIT的Media Lab 实验室是此次东部行的主要行程之一。在这里我们在实验室城市科学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RXX的带领下,参观了Media Lab 实验室并与科学家和研究员们展开了交流。虽然和我的专业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他们提出的“企业与实验室的合作方式”却给了我很好的启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有机会实现这样的合作。

2、名校游。东部的大学游也是此行的亮点之一,我们游览了几所名校,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等,没有显眼的校门、没有围墙,给人的错觉像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校园的建筑有的是红砖尖顶、有的是青砖尖顶,所有的建筑有的小巧别致、有的宏伟壮观,到处都透露着精雕细筑。即便是近几十年的建筑也给人一种厚重感。校园内遍地绿茵如毯、绿树成荫,宁静美丽,充满着秀色和翠绿,处处迷人。开阔的校园似乎走不到尽头。虽然“走马观花”,但目之所

及的点点滴滴,仍传递出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领先全球的内在办学逻辑。 两周的研修,专家讲座、名校考察、经验分享,犹如一场场头脑风暴,荡涤了我们思想中的陈旧观念,启迪了我们对事业的理性思考。理念可以复制,但思路一定多样;经验可以学习,但做法不能照搬;研修可以结束,但思考永远不会停息,我们将化智慧为方略,谋定而后动,一路高歌猛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