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素质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2024-06-26 15:18:36 责编:小OO
文档


素质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提高低年级识字效率的尝试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仅仅一、二年级规定的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其中一年级上学期至少要认识400个汉字。这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识字量是大大增加了。在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反映低年级孩子面对大量的生字回生极快,变化环境后不能灵活认读。由此可以看出,识字不仅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成为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痛的问题。识字教学甚至成了新课程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瓶颈。识字教学过程“就字识字”相当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且耗时大。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成了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识字效率、辨别记忆的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识字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讲解、灌输方式获得知识的效果更佳。自主识字,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联系生活实际,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相连,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汉字的用途之大,从而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主识字,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

为了突破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本次研究,力图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只做一个“导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识字课堂中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改革的探路者。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了对比的研究方法,通过前后两次比较,从而体现出自主识字的学习效果。第一轮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每一个生字的记字方法、关键笔画。第二轮教学则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主识字、自主记忆、自主讲解、书写的方法进行试验。

四、研究结果

(一)首轮实验结果

在第一轮实验中,我采用了教师讲解每一个生字的方法以及关键笔画,教师讲重要的关键点灌输给学生,从课堂的整体来看,教学速度明显加快了,效率提高了。但是,随之却出现了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时间较短,刚刚学过的生字没有几天就忘记了。

基于以上的结果,我进行了第二轮实验。

(二)第二轮实验结果

第二轮实验中,我采用了学生自主识字、自主记忆、自主讲解、书写的方法展开教学。实验证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对于生字关键笔画的掌握更加深刻了,而且,记忆时间较之原来有了明显延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1、以学生为主,在识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一个明显的心理特点,即表现欲很强,喜欢引起别人注意,喜欢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上我创造各种机会给他们表现,如多进行“小老师”的活动,让他们多看、多想、多讲、多动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上课伊始,我就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把不认识的生字做上记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然后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组的同学最先认识了所有生字。正音的过程也交给学生,让“小老师”去帮助同学读准字音。所以,一开始读准字音的过程,就把学生推向了主体地位。认清字形的过程,我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生字”学生各尽所能,想出了许多记住字形的好方法,如字谜法、歌

决法、换部首、拆部件、数笔画、图画法、联想法、分类法等,编字谜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低年级的学生只会把字拆开编字谜,有的字谜编得很好记,编的孩子记得牢,听的孩子记得也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区别字义,一个学生在记“带”和“袋”的区别时,在黑板上画了两幅图:一条长长的皮带和一个方方的口袋;在记“碗”和“豌”的时候,学生在两个字的旁边分别画了一个碗和一颗豌豆,这些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形象思维的发展空间。正确书写生字的过程,我让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一说怎么写才漂亮”“请小老师来说一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争当小老师,激活了课堂气氛;了解字义的过程,我是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然后请班上的小老师来解答,让学生自求自解。在识字课的每一个环节,我都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而我则处于“导演”或“配角”的地位,对学生的问题、答案略加引导、归纳、引申和小结,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二,在课堂上多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合作学习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上大力开展学生间的合作活动,如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学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不甘落后,必将会努力表现出最佳的斗志和激情,这是个体学习所达不到的。同时,学生个体之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能发挥最佳的群体效应,达到个体所无法达到的学习目标。如在“部首变换小魔术”这一拓展识字游戏环节中,分小组竞赛,看看那个小组变出的字最多,有的小组每次都能变换出近十种甚至更多的新字,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识字量。

第三、走出家门,在生活中识字,树立“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观。

北师大教材每一册都有一个开放单元,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到超市、到街头、到车站识字,然后记在采蜜本上与同学交流,评选“采蜜大王”。学生有机会走出家门,在外面的世界里快乐的识字,还可以增长见识,这也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

在识字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五、一点反思

改革要有创新,优良的传统经验也需要很好的继承。正如崔在谈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时说:“改革弊端需要勇气,继承好的传统同样需要勇气。”提倡自主识字,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不管,任何问题都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应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课前应设计出学生会出现的一些列问题及应对措施,以防不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