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并网电厂电测专业技术监督年终总结
2024-06-26 15:18:31 责编:小OO
文档


并网电厂电测专业技术监督年终总结

20__年3月

一、概述

20__年,全省电测监督网络运转正常,全省各并网电厂电测设备运行情况总体良好,绝大多数电厂主设备——计量用PT、计量用CT、变送器、电能表,在每个检修期间都能进行校验,校验合格率在正常范围内。测控设备、厂用互感器由于客观条件等因素,其校验率仍旧不高。

20__年全年,进行了度夏与迎峰度冬两次监督检查,多数电厂对监督工作比较重视,具备相应监督网络,建有基本监督制度;电测相关标准、规程配置较为完备;电测设备台帐基本都能建立,检修报告比较齐全,电测表计和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绝大多数电厂认真执行上级公司电测监督文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公司电测仪表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各项反事故技术措施。做好设备治理及整改工作,增强设备可靠性。全省统调电厂上网关口完全实现各关口点的主副表配置。采用主副电能表的配置可实时比对现场运行电能表的数据,极大的提高了计量的可靠性。由于关口电能表统一采用电子式电能表,很好的控制了二次回路负荷;同时主副表置于同一计量屏内,管理、维护方便可行。由于改造后的装置都是新设备,因此要加强运行稳定性、可靠性的观察。

多数并网电厂建有标准实验室或具备现场检测资格,可以开展本厂校验工作;个别电厂检验工作则采用外包、外送方式进行。绝大多数建标电厂计量人员持证率满足要求,能够保证电测设备检测工作的开展,检测条件、检测装置基本满足规程要求。

绝大多数电厂电测通过变送器、交流采样器及相应的DCS、ECS、NCS、RTU系统实现了电气监测自动化、信息化、远程化。一些电厂发变组电能量采集实现了自动化(通过电气监控后台管理机、SCAD系统、专用抄表系统),但部分电厂仍采用人工抄表模式,电能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二、度夏电测技术监督检查情况

依据度夏检查大纲及电测监督管理标准,电测专业本次就电厂电测监督管理情况、电测技术状况、设备运行与监督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

1、总体情况

电测专业本次度夏技术监督服务活动通过技术座谈、现场检查、查阅资料、查看生产管理系统等形式,对电厂设备工况、设备技术状况、监督管理情况、目前存在问题及近阶段监督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检查结果表明,目前全省各并网电厂电测设备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监督管理状况:监督网络相对稳定;监督网络活动能够正常开展;设备运行、维护、缺陷处理工作能够及时进行。

电测仪表“三率”按期进行统计,电测仪表检验率达到100%。互感器二次回路连接导线已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导线截面多数大于10mm2。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运行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之内,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运行在30~120%In以内。

多数并网电厂建有标准实验室或具备现场检测资格,可以开展本厂校验工作;个别电厂检验工作则采用外包、外送方式进行。绝大多数建标电厂计量人员持证率满足要求,能够保证电测设备检测工作的开展,检测条件、检测装置基本满足规程要求。

绝大多数电厂电测通过变送器、交流采样器及相应的DCS、ECS、NCS、RTU系统实现了电气监测自动化、信息化、远程化。发电机、高厂变、启备变已实现自动采集,个别6kV系统暂未实现。

关口计量装置配置符合DB32/907《电能计量装置配置规范》要求,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关口电能表、PT二次压降、PT误差和CT误差符合标准要求,在省控线范围以内。计量装置管理到位,未发生重大异常事件。

2、本次检查发现的亮点

该厂线路、机组、主变、高厂变电能表在机组检修时,不会因为厂用电失去而导致电能表里的数据丢失。电能表内的自备电池维持它在机组检修时的正常运行,避免了给电能表外接电源或电能表里的数据丢失等一些繁琐。(电厂)

利用2号机A检,发电机功率变送器增加一路发电机出口PT,同时增加了PT断线闭锁装置。(公司)

更换了2号主变PT端子箱内所有接线、端子、空开,降低了PT二次压降及电能损耗,提高了安全性能。(公司)

电测实验室建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建有计量标准装置达9套,检测能力目前在电厂名列前茅,计量标准器按周期送电科院检定。(集团公司谏壁发电厂)

已完成所有200kW以上电动机功率接入DCS的技改工作,经改造,主要辅机(200kW以上)的实时功率都显示在CRT上,到目前为止,全厂中压所有负载为200kW以上的电动机、变压器有功功率均接入DCS,功率数据都能够在DCS画面上显示,方便运行人员进一步掌握辅机运行工况。(公司)

开展了交流采样的校验工作,校验项目覆盖面广、记录规范。(公司)

每次机组停机检修,励磁侧变送器、发电机侧变送器及时校验,调校合格率100%。(公司)

3、本次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整改建议

(14)部分电厂发电机出口电能表上传到江苏省电力调度网上的个别电能增量点错误,通信协议匹配性不好,建议利用检修机会,尽早更换发电机出口电能表,确保厂用电率计算的正确性。

(15)部分电厂电测实验室开展的检测项目偏少,检测能力有限。建议增加新的检测。

(16)部分电厂电子设备间中的交流采样装置取代了先前的变送器,校验工作由制造厂负责,不符合校验的规范性要求,建议应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

机构进行校验工作。

(17)建议部分电厂派员参加下一批次公司举办的培训取证班,进一步加强电测计量专业的培训工作,增加计量取证项目,以便更好地对外委单位实施监督。

(18)建议部分电厂加强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积极与公司及电科院联系,及时取得关口电能表计的定期校验报告;掌握关口电能表的校验数据。

(19)部分电厂缺少电测监督专职管理人员,电测监督工作开展的不够透彻,基本台帐系统建立的不够全面。所有仪表、仪器都应建立台帐,并确定专人定期维护,按时送检,并将检验报告入档。使电测技术监督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20)个别电厂6千伏开关室内的部分综保装置,通讯板出现问题,频繁出现通讯中断现象,需到现场进行复位处理才能正常运行。400伏开关室内的电动机保护控制器,频繁出现通讯中断故障,与DCS的连接不畅。建议通过调研方式去兄弟厂家了解相关产品的使用情况及制造厂产品状况,以便利用技改或科研方式对其改造处理,消除故障。

(21)部分电厂高厂变、励磁变侧电能表准确度等级为0.5级,精度偏低,建议更换为0.2S级或0.2级的电能表,以减少隐性误差带来的数据误判。

(22)抽查部分电厂单相继电保护测试仪校验报告,所依据的技术规范为《产品技术说明书》,不够严谨。

(23)部分电厂计量二次回路采用熔丝方式,建议选用低接触电阻的PT二次空气开关,减少电量损失。

(24)部分电厂1000MW机组6kV系统电测设备采用综保装置。目前对6kV电气监测系统综保装置采取比对的方式,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验。建议通过调研,尽早开展对综保装置的校验工作。

(25)个别电厂由于母线电压继电器接触不良造成付母电压下降,导致这一时段内线路的上网电量部分丢失,建议与省公司及电科院沟通,派人赴厂内对

电量进行核算,追补电量。另外,该过程中电能表失压报警没动作,光字牌没闪亮,建议与电科院与制造厂家沟通解决,消除潜在隐患。

(26)应制订本企业计量人员的详细技术培训计划;规范计量仪器设备一览表的涵盖范围(包括仪器名称、技术指标、制造厂名、购置日期、保管人等);建议采用专用计量管理系统实现计量管理,使计量管理工作程序化、固定化、标准化、精细化。

四、全省电测专业安全生产情况及技术参数指标的统计

电测仪表“三率”均能按期进行统计,变送器、电能表检测率在90%以上;厂用互感器及电能表校验率很低,约30%左右。设备故障率、校前合格率保持在正常状态。互感器二次回路连接导线已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关口表线径大于4mm2。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运行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之内,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运行在30~120%In以内。

五、全省本专业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及分析

(1)仪表管理台账信息不全,原始记录填写、保存不规范。技术总结、报告分析、数据统计、技术培训、技术改造等工作开展较少,设备档案还未能健全。

(2)多数电厂建有电测实验室,能正常开展电能表、变送器、指示仪表、兆欧表、万用表的检测工作,但管理工作比较薄弱,大多数电测实验室配备的温湿度记录仪没有送检,不具备有效的检定证书。缺少电测实验室温湿度监控记录。

(3)多数电厂的关口电能表安装在对侧(变电站侧),由公司委托江苏试研院检验。但厂内缺少关口电能表检定报告复印件,关口计量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试报告。无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时间及历次改造内容、时间记

录等信息。

(4)对计量规程、规范执行不够严格。个别通过外包进行设备检验的单位,由于监督管理人员对计量检测专业(规程)不熟悉或把关不严,不能有效评定报告质量,对不合规程要求的报告不能及时识别。

(5)部分电厂仍采用人工抄表模式,电能管理技术落后,尚未实现电能量采集与管理微机化,电能抄表自动化,电测校验自动化。

(6)部分电厂电测标准实验室的计量标准装置缺乏更新。存在超期服役、设备老化等现象,经考核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场计量检测要求,不能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7)部分电厂计量管理水平不足,计量观念淡薄,标准设备维护、核查等技术保障措施做的不够,标准及量值传递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8)目前关口电能计量回路存在的问题仍然是缺乏失压监控及自动恢复再投功能,计量回路安全性不能保障。采用母线PT的关口电能计量电压回路都有刀闸辅助接点控制系统,一旦控制回路系统出现问题,最终导致计量回路失压;采用线路PT不用继电器切换的线路的计量回路,也存在空开或保险异动致回路断开失压的可能。

(9)计量回路问题:有的二次回路可靠性还不是很高,有的二次回路还不很规范。回路开关、继电器可能存在老化问题,室外端子箱排线混乱、标志不清、端子锈蚀不洁等。

(10)互感器端子箱标准化问题:每年要进行二次回路压降及负荷测试工作,但是由于互感器端子箱接线没有严格的标准,致使电压测试线、电流钳不能接入被测对象中,造成二次回路测试难以进行,每年回路的检测率不高。

六、20__年监督工作计划

20__年将按照监督计划继续做好全省电厂计量监督、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改造等方面监督工作。

6.1加大专业对监督指标的告警和预警力度

加大专业对监督指标的告警和预警力度,加大专业奖罚和评比力度。把技术监督问题纳入各生产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中去,加大监督和整改力度。

6.2细化网络三级人员的监督知识培训

细化网络三级人员的监督知识培训:开展有针对性、分层次的技术监督培训,通过监督意识、监督知识和监督标准的整体培训,普遍提高各级监督人员的整体职业素养和监督管理水平。

6.3定期召开设备异常情况分析会

针对设备事故或缺陷,及时召开电测仪表异常情况分析会,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保证电测表计和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加强对电测设备的巡检,及时消除缺陷,确保度夏、防洪度汛、防寒防冻期间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6.4做好电厂标准传递及标准装置复核与建标工作

20__年,将按周检计划继续做好全省电厂计量标准传递工作,保障传递用标准、现场主要设备校验率达到100%;对到期或新增标准装置单位做好装置考核及复查督察工作,充分保障标准计量传递唯一性和准确性。同时,对改造完成的电能计量装置实施验收及周检工作,确保贸易计量准确性、可靠性。

6.5继续做好技术、计量学习与培训工作

结合电厂生产的实际问题,制定培训、监督活动计划。通过举办相应培训及交流活动,实现同行间技术和经验方面交流;通过相关专家授课,不断学习新技

术、新知识;通过宣贯及学习相关规程、标准、文件使电厂技术人员对国家、行业、电网公司标准、管理规定、行业动态及精神等及时得到了解与学习,使监督工作准确到位;通过计量取证培训,不断充实、巩固计量检定队伍,充分保障计量标准传递工作能够充分开展。通过系列监督活动为电厂监督管理人员和计量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交流、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与平台。

6.6做好电厂监督技术管理工作

积极组织监督通讯编稿工作,为电测监督技术发展积极开展工作,为广大电厂用户提供相应交流平台;认真倾听用户心声和各种反馈意见,积极做好技术服务与监督咨询工作;一如既往做好动态监督工作,在迎峰度冬之前,积极组织参与安全检查与现场技术服务工作,实现监督过程管理。

认真办好:专业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专题研讨培训会议

6.7加强PT二次回路压降的管理工作

加强对专用计量PT二次回路的巡查、维护,每年定期测量计量PT二次回路的压降,每月测量计量PT二次回路空气小开关上下桩头的压降,以及电压切换继电器上下接点的压降,并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尽可减少专用计量PT二次回路的电压降,使其在高水平的状态下运行,避免上网电量的损失。

6.8强化技术监督在安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

要强化技术监督在安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提高技术监督管理水平。技术监督工作要审时度势,突出电测技术监督项目的监督重点和监督品质;要对执行过程和结果建立定期评价制度,确保外部技术监督的有效运作;健全、完善技术监督制度和流程,加大对标管理力度,把技术监督纳入日常工作,月度考核,确定技术监督指标达到期望值的目标、措施和工作计划,发挥技术监督“预警”和“提升”的双重作用。

6.9加强技改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监督

对技改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全面提高电测设备的健康水平。及时

跟踪各大集团季度电力监督报告的要求,做好检查和整改。

6.10进一步完善监督台帐

技术监督设备台帐的工作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技术监督台帐应形成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关键设备健康状况的情况要及时规范记录,各种设备资料、台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行为需要加强。

6.11全面开展非关口计量装置检测工作

开展对非关口计量装置(发电机侧、厂高变侧、励磁变侧、主变侧PT、CT以及测量仪表、二次回路压降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填补该类检测的空白。可依据检测结果有效开展事故分析与处理,消除隐患。

6.12全面开展综保装置电测量周检工作

综保装置检测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电厂的重视,这是因为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系统电压的增高和全封闭组合电器等新型装备的涌现,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加强对设备的检测和保养,电力系统中任一环节一旦发生故障,都可酿成停电事故,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故要求电网中运行的任何保护及计量设备都特别安全可靠,并在运行中受到各种检测手段和控制系统的严密监控,而综保装置的稳定运行也是电网运行的关键之一。全面开展综保装置电测量周检工作意义重大,希望电厂专工及时上报周检计划,以便合理安排。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