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标赛前训练
2024-06-26 15:18:37 责编:小OO
文档


标赛前训练

青少年女标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何梅1张萍萍2

1】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扒齿港镇高级中学2】河北省唐山市华北煤炭医学院体育教研部青少年运动员通过刻苦的训练,主要目的就是参加比赛,其次是进入大学深造。进入大学的前提就是比赛中的优异成绩。比赛是评定运动训练水平和专项能力提高程度的最权威、最专门的手段。然而,不管是业余运动员,还是国家一流运动员,都会发生运动员在比赛中未能表现最佳竞技状态的情况。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赛前训练,使运动员在重要比赛中表现最佳竞技状态,已受到不同层次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注。本文根据掷标训练和比赛的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对青少年标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进行初步的研究。

标运动员的赛前专门准备阶段一般为6~8周,本文的研究确定8周时间为赛前训练阶段。根据该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围绕训练指导思想,认真制订与实施赛前训练计划,并加强对训练过程的监控,努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

通过8个月的训练,该运动员的标成绩提高较快,在20__年_月下旬唐山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的比赛中取得44.53m的好成绩,且好于赛前训练中的最好成绩,又经过9个月的训练,在20__年田径比赛中,投出了46.44的成绩,又大大超过训练中的最好成绩,表现出较强的比赛能力。

表1赛前训练成绩与比赛成绩比较

20__赛前最好成绩/m42.3043.15比赛成绩/m44.5346.44超赛前最好成绩/m2.233.31

(1)掌握与控制赛前训练负荷,稳步提高专项能力

掌握与控制赛前训练负荷,对于比赛时表现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训练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者彼此依存,相互影响。赛前过多、过早地减小训练负荷,虽然能使身体的体能得到很快的恢复,但专项能力将会受到影响,比赛时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相反,赛前训练负荷也不应过大,过大的训练负荷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疲劳,而神经系统的疲劳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这将影响到赛前训练的系统安排,不利于形成最佳竞技状态。根据赛前训练一般负荷强度大,而负荷量小的基本规律,结合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我们重视训练准备期向赛前训练的转化与过渡,赛前8~5周通过逐步提高训练强度的手段增大训练负荷,提高专项能力。赛前4~3周,开始降低专项训练的负荷,约为平时的50%~60%,但有较大的专项强度。赛前1~2周进一步降低专项训练负荷量,约为平时的30%左右,但仍保持较高的专项训练强度,这样不至于专项能力大起大落,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专项能力感觉。另外,严格控制专项投掷数量,一次训练课后在24h或24~36h内就能恢复,防止疲劳积累,从而保证神经肌肉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投入比赛。

(2)赛前进行模拟比赛的训练,提高适应比赛的能力

模拟比赛的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发挥运动技术水平不可缺少的训练环节。通过模拟比赛的训练,能提高运动员排除不良因素干扰的能力,帮助运动员逐步形成心定、心静、心细的竞技心理,为重大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术动作和表现最佳竞技状态奠定心理基础。我们除了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比赛心理承受力的培养以外,在2次大赛前专门安排模似比赛的训练,根据参赛人数多少和标比赛的检录时间,模拟准备活动,模拟前3轮与后3轮试掷中每轮试掷的间隔时间、每轮试掷前的准备活动和试掷;假设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排名情况,如教练员告诉运动员,“这是第3轮,现在是第9名,这一投不上去,将会淘汰,进不了后3轮的比赛”,或者讲,“这是最后的试掷,现在名列第2名,比第1名还差0.10m”,

用这些信号激励运动员发扬拼搏精神。整个模拟训练过程,从检录、组织比赛、裁判员旗示等,按照比赛规则严格进行。这种训练既能丰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提高对未来比赛的适应能力,又能提高训练强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确立适宜的比赛目标

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出现紧张激动的情绪是正常现象,是运动员机体内部的适度动员,调节身体机能状态,适应即将来临的比赛。但赛前紧张激动状态既不能过早出现,也不能过于激烈。因为过早、过多地兴奋消耗大量的神经能量,易产生神经系统的疲劳,且这种疲劳的恢复时间较长,从而影响到临赛前的训练质量和比赛时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高度动员。

因此,我们在赛前训练中重视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通过交流和安排适当的有氧运动和篮球游戏等活动,调节运动员的注意力,防止运动员的心理紧张状态过于强烈。在确定比赛目标时,不给运动员太大的压力,让运动员以良好的心境参加比赛。在参加比赛时,由于对对手的水平不了解,因此,我们希望能正常发挥水平进入前8名,如有可能,争取更好的名次,要求运动员不要受其他选手表现的影响,自己与自己比,只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的技术动作表现出来,就能有理想的成绩。最终超水平发挥,荣获第1名。

(1)合理安排赛前训练负荷,妥善安排专项训练强度,有利于在比赛时出现最佳竞技状态。

(2)赛前模拟比赛能够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发挥运动技术水平。

(3)适宜的心理紧张状态和恰当的比赛目标,能够在比赛时充分动员神经系统的能量,增强自信心,从而有可能超水平表现专项运动成绩。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