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总结构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与应用学生写作最大的问题——结构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用在写作上,就能发现太多太多学生就是在错误的路上走的太远,还不肯回头。
问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作”80%的学生会说词汇太少,有想法却表达不出;20%会坦白语法不过关,连主谓宾都搞不清楚。如果真的只是语法和词汇的问题,那么要做的就是把高中语法重新整理学习,然后每天捧着字典狂啃。可惜,哪怕学生这么辛苦的付出,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白做功。
考场上任务当头,考生最关注的就是有东西写,要写够字数,为了数量舍弃质量,甚至都没有质量这个概念;哪怕有,也是对想法和文笔的要求,恰恰忽略了文章的整体结构。若文章如人,则语法决定的是眼睛的大小,词汇决定的是眼睫毛的长短,决定到底长了两只眼睛还是三只眼睛的是结构——如果已是三头六臂,何谈楚楚动人
不可否认,毫无头绪的考生临考前狂背单词至少能给自己一些心理安慰:至少我在复习,至少我在努力。但是不是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背单词,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考场上写文章,那说实话,考试时间非常紧张,能够想出来写下来的单词一定是最早学过的,最土最俗的那些,高深的单词背了也用不上。只有意识到结构才是写作第一要点,才算踏上了正确的道路,那么花再多的时间,看再多的范文,写再多的文章,也值——因为你能体会到付出是有回报的。
中国学生惯用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如果已经意识到结构是写作中最重要的,那么它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了。问题是文章结构多种多样: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并列结构或总分总结构等,英语议论文最常用的是哪一种呢先看考生习惯的结构。曾经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场写封建议信的大致纲要,题目是:你的朋友对上海一无所知,第一次来上海,在上海待一天,希望你写信给他/她些建议。两分钟的准备过后,各类版本粉墨登场:典型的是早上去城隍庙吃早餐,然后逛逛豫园,中午去东方明珠旋转餐厅享受美食,下午陆家嘴晃晃,晚上看夜景,要不就新天地泡泡吧;自己爱逛街的就是从早到晚,从南京XX逛到徐家汇;自己爱跑来跑去自助游的干脆建议上午朱家角,下午野生动物园。虽然这些版本具体的内容都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个共同点:时间顺序。毫不夸张的说,十个中国考生九个会这么写。
虽然写作无所谓对错,但换个角度从考官出发,考生选的地方再符合他/她的心意(何况题目已经明确表明对方不了解上海),语法再无可挑剔,用词再完美无瑕,恐怕一天看上这么多大同小异的文章,已经郁闷到无语。更重要的事,西方人不像我们喜欢按照时间顺序来说话,什么先发生什么先说,虽然时间顺序叙事条理很清楚,但他们更注重的是“时间就是金钱”——怎么省时间怎么说话,由此推论什么重要什么先说。
什么是重要的内容,恐怕读者会提出异议: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每个人认为重要的东西肯定不一样。是的,具体的细节是不一样,但设想你要去夏威XX玩,对那一点不了解,就会问朋友该怎么度过这段时间比较有意义。如果对方帮你设定行程,告诉你去这去那,你会觉得很轻松,但难道心中没有一点点疑问:这个地方真的值得一去吗我的时间来得及吗这么跑来跑去我体力吃得消吗这时,你的朋友如果一开始就告诉你总共有三个地方一定要去,你心里立马有底了,因为已经把握了全局(人最怕就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中),3这个数字的意义已经超越它本身,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了。然后底下再听朋友娓娓到来每个地方的价值和特点,最后愉快的接受朋友给你的总结性祝福:这几个地方玩好了,你都能算半个夏威夷了。这样的总分总结构,效率和对读者造成的心理效果就比时间顺序要出色多了。
有比较才有发言权,现在将上述学生的建议提纲进行修改,看看两者比较的效果。典型派的可以改成“希望你在上海的一天可以领略这里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然后再引出城XX代表传统的上海,再转到陆家嘴体会现代经济告诉发展的城市面貌,最后总结“这样你就见证了上海的过去和现在。”购物派可以开门见山地点明让对方享受上海不同风格的购物乐趣,可以根据不同的物品选择地方;就算只买衣服都能分成:officelady型,休闲型和淘宝型(七浦路之类的可深受老外宠爱),最后祝福对方购物愉快。至于最后那个为上海交通做贡献的版本,考虑到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忍痛不要。当然,读者还可采用其他写法,但无论是想得很周到,关爱地去接机送机,嘘寒问暖,还是内容很出跳,帮对方订了个旅行社上海一日游,最关键还是要先给对方一个总体概念,然后分别描述,辅以具体的实例、数字、比较等各种手法,最后总结。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总分总结构正好形成重点明确,首尾呼应完美的圆。
议论文最完美的结构——总分总
总分总结构是时间和效率的体现。正如公司有级别之分,这样才能分工明确,有收有放,实现最高效率,不致成为一盘散沙;也好像学生上课希望老师重点明确,听课和做笔记都能有的放矢;哪怕事情平常到点菜这档事,有些人就特别擅长,不仅因为美食经验多,而且因为思路清楚,几个人该点几个菜,荤素如何搭配心里都有谱。
除了能在最短时间内让读者了解最重要的信息,将文章要点一开始就交代清楚的总分总结构还能稳定读者情绪。中国人说话的方式是要摆个噱头在前面,最好的我藏最后再刷的抖出来,就要看别人愣一下后的突然恍然大悟状,疯狂爆笑状或悲痛反省状。演戏演的好可以,但议论文中不行。因为议论文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相信你的话,开诚布公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玩文笔技巧将最好的藏在最后,殊不知无知导致恐惧,加上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控制欲,所以考官在知情权被剥夺的情况下,还要一路忍受各种各样低级的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如何有心情体会你绞尽脑汁或灵感突发的美妙想法。相反,如果读了开头就了解文章大意,虽然用词简单,语法勉强,至少考官知道你要从三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来分析为什么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多。哪怕中间部分有些辞不达意,语意不连贯,因为已经知道大框架,所以考官不会受到太多情绪影响,能够客观的评分。锻炼总分总结构的方法——了解、鉴赏、模仿和提纲
很多学生哪怕了解了总分总结构的重要性,还是不能应用到写作或口语考试中,因为第一他们觉得这种形式,不就是总分总嘛,太简单了;第二,因为总分总需要抓大局,对喜欢考虑细节、见木不见林的学生而言太难。小瞧总分总就会屡屡挫败。记得上课时刚重申了总分总的重要,就问学生“Whatcanarttellpeopleoflifethatsciencecannot”得到的答案是“美呀”;“生活的情趣”等等,但没有一个是1)完整的句子;2)类似“艺术能告诉我们2点或3点是科学所不能告诉我们的”这样总分结构的答案。可能读者会觉得这样的回答方式太机械了,不幸的是老外真的是这样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虽然他们嘴上说3点的时候心里可能还没想好具体的,但一边说一边往下想。学生不喜欢总分总还有另外一点就是这种结构对思维要求是非常高的,在没有动笔之前就要运筹帷幄,全盘想清楚。这就像在没有被学校录取前就要完成researchproposal,把将来毕业论文的提纲写出来,对喜欢滑西瓜皮想到哪写到哪的考生来讲,当然很难适应。
为了熟练掌握总分总结构,除了反复提醒之外,充分了解这种结构的美妙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认同并不知不觉就会使用它。而它的美在英文作品中随处可见。看T神父在《内心世界》中如何教导人们不要听信谗言:Weshouldnotbelieveeverywordandsuggestion,butshouldcarefullyand
XXX,alas,XXX,fortheyknowthatman’snatureispronetoevil,andhiswordstodeception.看JXX如何被HXX,那个不幸死于肺结核的小女孩的语言所震动:Therefreshingmeal,thebrilliantfire,thepresenceandkindnessofherbelovedinstructress,or,perhaps,morethanallthese,somethinginherownuniquemind,XXX,theykindled:first,theyglowedinthebrighttintofhercheek,whichtillthishourIhadneverseenbutpaleandbloodless;thentheyshoneintheliquidlusterofhereyes,whichhadsuddenlyacquiredbeautymoresingularthanthatofMissTemple’s—abeautyneitheroffinecolornorlongeyelash,norpenciledbrow,butofmeaning,ofmovement,XXX,andlanguageflowed,fromwhatsourceIcannottell;hasagirloffourteenaheartlargeenough,vigorousenoughtoholdtheswellingspringofpure,full,fervideloquence看HXX如何对善良之人感恩:Onthefirstday,XXX,XXX,XXX,sothatIcouldcherishitinmymemory,buttostudythatfaceandfindinitthelivinXXX,andthatcompassionforallhumanitywhichshehasrevealedtomesooften.不要以为只有英文才这么写,如果你习惯英文教课书的内容编排,翻翻中文博导论文集,你会觉得很亲切。
这些名家之作思想熠熠,措辞精炼,适合鉴赏。若要模仿,则不太容易。不如仿写新概念3的文章。举例来说,新概念3第27课Nothingtosellandnothingtobuy的第一段就是很典型的总分结构:IthasbeensaidthateveryonelivesbysXXX,teacherslivebysellingknowledge,XXX,XXX,XXXXXX.除了段落模仿之外,整篇文章也可考虑模仿,如新概念3第47课Toohighaprice中第一段:Pollutionisthepricewepayforanoverpopulate,XXX,thereareonlyfourwaysyoucandealwithrubbish:dumpit,burnit,turnintosomethingyoucanuseagain,XXX,butthesheervolumeofrubbishweproduceworldwidethreatenstooverwhelmus.这个开头本身虽然不是总分结构,但是提到解决垃圾问题有四种方法,为全文做了概括。要写简单明了但有说服力的文章就该参考这样的写法。
除了模仿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写提纲不断提高自己的全局思辨能力。中国学生一般是不喜欢写提纲的,一种是因为不屑,另一种是因为觉得写了也白写,写文章时灵感来了谁还照着提纲写这两种想法都很危险,不怕跑题的是因为没吃过考试的亏,英文跑题是家常便饭,而且跑题了自我感觉还很好。提纲就可以起到约束自己的作用,能在最短时间之内看出自己是否偏题。写了提纲却不能从一而终的则更可惜,写
提纲时想法可能不出跳,但一定很规矩,有层次,条理清晰;写到一半蹦出来的想法也许与众不同,但很可能和其他分论点不属于同一范畴,结果只能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就像电影Dreamgirls中最漂亮的声音却不让它领唱,为全局考虑选择了缺乏个性的声音做主唱。
起初练习写提纲肯定不容易,要克服的是平时的写作习惯和心理障碍。记得最早我自己上英语写作课时,老师规定要先写提纲,提纲过关了才能写完整的文章,当时拿着笔就是什么都写不下来,不是脑中一片空白就是想法太多,明知不能全写却不知取舍。最后只能先把文章写完,然后反过来再把提纲提炼出来——真是费力又费时。不过一旦喜欢并习惯了写提纲,不仅节约整体写作时间,而且内容会越来越精彩,因为思维的实力提高了,不用再祈祷考试时超常发挥了。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考试中出现的题目,让他们按照总分结构来回答问题。雅思考生可以就下列题目写提纲,如:为何现在社会普遍不尊重老人提高油价能否有效改善环境科技双刃剑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全民健身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是什么博物馆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等等。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