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3年能否消除缓刑案底?
2024-07-02 12:22:46 责编:小OO
文档


缓刑是一种刑罚形式,被判缓刑的犯罪人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并接受监督管理,在考验期内表现良好才能最终完全被释放。判缓刑会留有犯罪记录,案底无法消除。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违反管理规定,缓刑将被撤销并执行原判刑罚。执行缓刑的犯罪人员需遵守和监管,否则将面临原判刑罚的执行。

法律分析

判缓刑是有案底的,而且案底是不能消除的,将终生留有记录。缓刑也是刑罚的一种形式,只不过暂缓执行,被判缓刑的犯罪人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活动区域会受到一定,超出范围活动需要报告获批,在考验期内服从监督管理遵纪守法才能最终完全被释放。

因为缓刑也是人民作出的一种有罪判决,会有犯罪记录。如果被判处缓刑的话,是需要遵守缓刑的相关规定的。

可以消除缓刑案底吗?

案底是伴随终生的,消除不了。判缓刑也是犯罪,只不过没有实际执行刑罚。

缓刑如何撤销

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规或者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判缓刑也会有案底,因为缓刑也是处罚刑事犯罪行为的一种,会记录在相应的档案上,也就是留有案底,终生伴随不能被消掉。对于执行缓刑的犯罪人员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若考验期仍不思悔改,不服从监管,随意离开监管区域等,那么也将会执行原判。

结语

缓刑虽然暂缓了刑罚的执行,但案底却无法消除。被判缓刑的犯罪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接受监督管理。超出活动范围需要报告获批,考验期内需服从监管。缓刑是一种有罪判决,记录终身。若违反规定、不悔改,将面临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的后果。对于缓刑犯罪人员来说,案底将伴随终身,无法消除。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