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国家对生二胎有哪些奖励规定?
2024-07-02 15:07:40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解析:

1. 二胎补助

二胎补助分为了一次性营养补助和一次性补贴,一次性营养补助: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5%,如果是难产、多胞胎,可以提高至50%。一次性补贴:产妇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一次性补贴产妇300元。

2. 孕期部分检查项目免费

众所周知,孕妈妈从怀孕到生产,需要到医院进行十余次的产检,而且每次产检项目还不少。以前这些费用都是个人承担的,这方面的支出对于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是不菲的收入,今年国家推出了“孕期部分检查项目免费”福利,其中包括: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病毒筛查等,优惠的费用合计大概在690元左右。唐氏综合征筛查、B超、以及基本的测血压、尿常规的项目基本都是免费的,只要二胎妈妈符合条件,就能够省下几千元的费用。

3. 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一般规定是:孕期员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二者选其一,按高的领取,但是不同地方的有一定差异,一般想要享受生育津贴,就需要履行缴费义务满6个月,而且需要满足法定生育条件,在定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施行计划生育手术。

4.在职孕妈享有“特权”

根据国家规定,女性员工在怀孕期间是不可以被辞退的。除此以外,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员工加班或出差,若是孕妈妈原先职位工作强度过大,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转岗。

5. 生育医疗费

(1)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后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

(2)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报销;高于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报销。

6.产前假:孕7个月以上,申请产前假,如单位批准,工资按八成发。

7.哺乳假:职工生育后,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男同胞则能获得5天带薪休假时间。

【法律依据】: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十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第二十三条 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