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该如何确认
2024-07-02 15:39:04 责编:小OO
文档


安全事故责任认定应根据未履行法定义务导致事故发生的责任主体来承担责任。涉及事故发生单位、相关人员、部门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根据最高解释第十条,如果承揽人在工作中对第三人或自身造成损害,定作人不承担责任。但若定作人有过失,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安全事故责任认定,要根据具体安全事故发生过程当中,没有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法定义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主体来进行主要承担。应该受到责任追究的事故中,责任主体主要有四种: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法律依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确定责任主体的依据和程序

确定责任主体的依据和程序是在发生安全事故后进行的重要步骤。首先,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和调查材料,包括事故报告、目击证词、物证等。接下来,根据法律法规、合同约定或者行业标准,确定责任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范围。然后,进行责任主体的辨别和确认,可以依据事故发生地点、涉及的人员、设备或者管理层级等因素进行判断。最后,根据确认结果,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包括追究责任、赔偿受害方、整改措施等。确保责任主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

结语

在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中,根据事故发生过程中未履行法定义务导致事故发生的责任主体进行承担。责任主体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相关人员、部门工作人员和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承揽人在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责任。但若定作人存在过失,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确保责任主体依法承担责任,维护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同时,责任主体的确定需要依据法律依据、收集证据、辨别确认等步骤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章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及公众活动的安全评价,依法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和人员,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公众活动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章 生产、经营、使用 第四节 使用 第四十三条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公众乘坐或者操作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应当遵守安全使用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的要求,服从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挥;遇有运行不正常时,应当按照安全指引,有序撤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十二章 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第一百五十 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的赔偿责任,由民用航空器的经营人承担。

前款所称经营人,是指损害发生时使用民用航空器的人。民用航空器的使用权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授予他人,本人保留对该民用航空器的航行控制权的,本人仍被视为经营人。

经营人的受雇人、代理人在受雇、代理过程中使用民用航空器,无论是否在其受雇、代理范围内行事,均视为经营人使用民用航空器。

民用航空器登记的所有人应当被视为经营人,并承担经营人的责任;除非在判定其责任的诉讼中,所有人证明经营人是他人,并在法律程序许可的范围内采取适当措施使该人成为诉讼当事人之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