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人不能申请机动车驾驶证。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以后都不能取得驾驶证。交通肇事逃逸,危害巨大,社会影响恶劣,肇事逃逸后会罪加一等。首先,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很可能因逃逸造成自己承担全部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只有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才可以减轻责任。
2.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交通肇事逃逸会面临担的法律后果:
1、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包括罚款、暂扣或吊销驾照等;
2、刑事处罚的法律后果;
3、承担受害人的赔偿费用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第九十三条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第九十四条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