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证明财产分割请求
2024-07-03 01:48:20 责编:小OO
文档


夫妻离婚后,若一方发现对方在离婚时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则该方可以在发现次日起向提出分割财产请求权诉讼。诉讼时效为三年,但仅适用于离婚后才发现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如果离婚时未发现上述行为,另一方在离婚后发现并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法律分析

夫妻离婚后,若一方发现对方在离婚时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则该方可以在发现次日起向提出分割财产请求权诉讼,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法律规定,该诉讼时效仅适用于离婚后才发现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

一、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后诉讼时效是多长

三年是夫妻共同财产重新分割的诉讼时效,离婚后发现一方在离婚案件审理终结后有已经实施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他方财产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诉讼时效期限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有3年时间。

二、析产诉讼适用情形是什么

(1)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导致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侵占另一方财产的,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有权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2)离婚时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发现或应当发现漏分财产之次日起计算。

(3)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离婚后要求确认财产分割协议效力或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女方起诉离婚前转移财产犯法吗

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向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是在离婚以后另一方发现一方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诉讼时效为三年,从一方当事人发现对方隐藏、转移共同财产等行为之次日起计算。

结语

夫妻离婚后,若一方发现对方在离婚时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则该方可以在发现次日起向提出分割财产请求权诉讼。诉讼时效为三年,但仅适用于离婚后才发现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如果离婚时未发现上述行为,另一方在离婚后发现并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如果离婚时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如果离婚后要求确认财产分割协议效力或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应在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