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解决办法:启动查缉预案、发布协查通报或社会公告、部门间紧密合作。当事人应记住逃逸者车辆特征,并及时报警。交通肇事逃逸是违法行为,机关会立案侦查。发生交通事故时,先报警,保证生命安全。遇到对方逃逸时,保持冷静,记住车辆特征协助警方办案。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逃逸解决办法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步骤:
1、启动查缉预案。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时启动查缉预案,布置堵截和查缉。
2、发布协查通报或社会公告。案发地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发出协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告时,应当提供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基本事实、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情况、特征及逃逸方向等有关情况。
3、部门间紧密合作。接到协查通报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嫌疑车辆的,应当予以扣留,依法传唤交通肇事逃逸人或者与协查通报相符的嫌疑人,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案发地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案发地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前往办理移交。
相关知识
肇事逃逸解决办法有哪些?
因为“私了”中的逃逸者一般都与当事人见过面、接触过,所以遇到对方逃逸,当事人应当可以、并力求记住对方车辆及对方的以下几种特征并及时报警:
(1)车辆的型号。如:小客车、吉普车、旅行车、大客车、大货车、小货车等。
(2)车辆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白色、黑色、黄色等。
(3)车辆号牌。包括:颜色(如:小客车为蓝色,大客车为黄色)、号码(最好记全,无法记全也应当记住其中前面或后面的两个数字)。
(4)车辆的其他主要特征。如:车身上的图案、文字;有无装载物,装载物的名称等。
(5)逃逸者本人的主要特征。如:身高、体态(胖瘦)、年岁(青年、中年、老年或约多少岁)、长相(身体外露的部位是否有疤痕、纹身、黑痣等)、衣着等。
由此可见,交通肇事逃逸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因此单纯的逃避是无法解决事情,因为机关会在第一时间立案侦查。我们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一定要先报警,如果有人员伤亡可以先参与抢救,保证其生命安全。切记不要肇事逃逸,当然如果我们遇到对方逃逸另外,也要保持冷静,在等待救援时可以先记住对方车辆特性以协助警方办案。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解决办法包括启动查缉预案、发布协查通报或社会公告以及部门间紧密合作等步骤。当事人应当记住逃逸车辆的型号、颜色、号牌以及其他主要特征,并及时报警。交通肇事逃逸是违法行为,机关会立案侦查。发生交通事故时,我们应当先报警,保证生命安全,不要逃逸。如果遇到对方逃逸,要保持冷静,并记住对方车辆特征,以协助警方办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〇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三节 交通肇事逃逸查缉 第四十三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