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的判决即视为撤销,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二审人民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员署名,加盖人民印章。
法律分析
二审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二审人民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员署名,加盖人民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拓展延伸
二级精神残疾人的法律权益保障及社会融合措施
二级精神残疾人是指在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下被认定为具有中度或严重精神障碍的个体。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和法律都应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支持。在法律层面,应制定相关和法规,明确二级精神残疾人的权益和责任。这包括确保他们的民事行为能力得到合理评估,避免将其误判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援助体系,为二级精神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在社会融合方面,应加强对二级精神残疾人的关爱和支持,推动他们的就业、教育和社交参与。这可以通过建立康复机构、提供职业培训和创造包容的社会环境来实现。综上所述,为了保障二级精神残疾人的法律权益和促进其社会融合,需要法律和社会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公正、平等和包容的环境。
结语
为了保障二级精神残疾人的法律权益和促进其社会融合,需要法律和社会共同努力,为他们创造公正、平等和包容的环境。同时,对于上诉案件的二审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的判决即视为撤销,这一规定有助于解决争议,促进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第二十七条 对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三)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依法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8修正):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十条 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一)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
(二)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