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退休人员能否提起劳动仲裁申请?
2024-07-02 03:15:15 责编:小OO
文档


退休人员如果已经开始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一般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依法领取养老金,与单位之间仍然是劳动关系的,则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退休人员是否可以签劳动合同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退休人员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只能签订劳务合同。

劳动仲裁是否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劳动仲裁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劳动争议仲裁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可以向所在地的区、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1)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经济困难的证明;

3)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法律援助中心在收到申请及相应的材料后,如果经审查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就会指定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并且当事人无需支付律师代理费用。

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可以进行劳动仲裁的情形有:

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及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退休人员劳动合同补偿金如何给

员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依法终止,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强制加班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强制加班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一、强制加班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强制加班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我国法律规定法定工作时间是每天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而且必须保证每周至少休息一天:超过这个规定时间的工作,都算加班。

如果用人单位强制加班的话,注意搜集加班证据。

如果真的不想干了就到劳动仲裁部门告公司强行加班不给加班费,不管用工单位给不给加班费,每个月只能加班36小时超过36小时就是违法的。

仲裁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交社保。将工资低于最低标准部分补齐、并支付补齐部分25%的经济补偿。支付加班费及拖欠加班费25%的经济补偿。

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1、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时,必须立案。立案需要多份仲裁申请书、劳动者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企业信息、劳动关系证据。有了这些材料,可以顺利立案;

2、庭审证据材料,如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或赔偿金,需要提供辞职原因的证据;如果要求加班费,需要提供考勤表等证据证明加班;如果要求不足额支付工资,需要提供工资标准的证据等。

三、劳动仲裁的流程是怎样的

(一)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二)开庭与裁决:

1、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

3、开庭后应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4、然后当事人陈述并辩论,最后进行裁决。

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必须征求劳动者的意见,劳动者同意后才可安排加班,如果用人单位在未征得劳动者的同意就强制其加班,属于违法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受理后会在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

相关内容:强制请假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一、强制请假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强制请假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公司让强制请假,违反劳动法。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而不是义务,请假是员工的权利,员工可以请假也可以不请,公司强制是违法的。如果公司提前放假工资照发那也没问题。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的。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违反这一规定,没有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间的劳动报酬的,则属于违反本条规定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时支付劳动报酬的。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每月的二号支付劳动者上个月的工资报酬,但用人单位没有履行这一约定,拖延不予支付的,则属于本条规定的违法行为。另外,对于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形式,根据相关规定的第二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这一规定,超过十五日给劳动者结算工资报酬,则也属于本条规定的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发生了劳动纠纷怎么办?

可以协商,也可以写劳动仲裁和诉讼解决。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在当代的社会,用人单位如果拖欠劳动者的工资,长时间的不支付的话,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当然了,如果强制性的请假,也是属于劳动方面的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但是必须首先提出劳动仲裁,然后才能够提出劳动诉讼的。 该内容由 冯卫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