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点
2024-07-02 04:37:38 责编:小OO
文档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以及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税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计算得出的,而应纳税额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计算的。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方法是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按投资额的70%在持股满2年的情况下抵扣。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法律分析

一、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区别

1,应纳税所得颜是应纳税颜的计税基础,即应纳税颜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得出的:计算

公式=纳税人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2、应纳税额是纳税人按照“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应交的税费金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费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税

1、企业所得税中的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按投资额的70%,在持股满2年的情况下,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一条所称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结语

应纳税额和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中的重要概念。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企业每年的收入总额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得出的,而应纳税额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得出的。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对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税收负担具有重要影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方式之一是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按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请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合规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十一条 纳税人应当向应税产品开采地或者生产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资源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九条 资源税由税务机关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征收管理。

税务机关与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工作配合机制,加强资源税征收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9修订):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六十六条 无形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