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中,受害者可以要求查封拍卖肇事车辆以支付赔偿金,但需保留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权采取执行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查封的财产可以由被执行人负责保管,若因其过错造成损失,则需由被执行人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这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会坐牢。如果肇事者没有能力支付受害者赔偿金的,受害者可以要求对肇事车辆(肇事车辆归肇事者所有)进行查封拍卖。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四条合法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应当作出裁定。
第二百四十六条查封财产保管
被查封的财产,执行员可以指定被执行人负责保管。因被执行人的过错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拓展延伸
车祸责任未赔偿,法律后果如何处理?
当车祸责任未得到赔偿时,根据法律规定,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首先,未赔偿可能导致受害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可能判决责任方支付赔偿金,并可能追加支付滞纳金或利息。其次,未赔偿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责任方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可能导致刑事处罚,如罚款或监禁。同时,未赔偿也可能影响责任方的信用记录,可能导致信用评级下降,其在贷款、租房等方面的权益。因此,对于车祸责任方来说,及时履行赔偿责任是避免法律后果的重要举措。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当肇事者无力支付受害者赔偿金时,受害者可以要求对肇事车辆进行查封拍卖。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对于车祸责任方来说,及时履行赔偿责任是避免法律后果的重要举措。遵守法律规定,积极履行赔偿义务,有助于维护自身的信用记录和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一条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举报。举报属实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六章 执法监督 第八十条 交通执行职务时,应当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标志,持有人民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指挥规范。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 认定与复核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第六十六条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日内,根据本规定第六十一条确定各方当事人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方当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以及受害方当事人的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后,已经按照前款规定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六十一条重新确定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分别送达当事人。重新制作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除应当载明本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注明撤销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