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和股东的界定:法人是的单位,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股东是公司的资金投入者,享有收益和决策权。企业法人签字有效,股东享有有限责任和权益。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行使职权,承担法律责任,可以是股东或外部人员。股东权利源于公司决议,法定代表人按规定执行。公司承担经济损失,法定代表人承担直接责任。股东是投资者,法定代表人是公司运营职责的代表。
法律分析
公司法人和股东的界定
法人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的单位,法律上把一个单位看作一个法律上的人,他就像自然人一样有自己的财税和荣誉。最常见的是公司,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等。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股东只是公司的资金投入者。而一般的公司的法人都是由董事长(即股份持有最多的人)来担任的。法人享有经营管理的权力,而股东只是投资者,享有收益等权利。在跟其他公司签合同时,只有企业法人签字才有效。
股东是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并享有收益分配权、重大经营决策权、选择经营管理者的权利。而法定代表人是代表公司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其行为构成公司的代表行为,并在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从事活动,可以由董事长、经理担任。由此可知,法定代表利来源于公司,公司执行的决议来源于股东会,若法定代表人按合法权限及规定执行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最终公司发生经济损失是由公司承担责任;若决议违法且构成刑事犯罪,法定代表人作为直接经济责任人需要承担责任。
首先,股东无只是公司的投资者,在公司成立后,享有分配利润等股东权利,并负有承担公司亏损、资不抵债等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法人、是一个经营实体,一切运行要严格遵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法定代表人是法律意义上代表公司履行相应公司运营职责的,不仅要履行企业管理的职责,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可以由股东担任、但也可以由股东任命股东之外的人来担任。
结语
公司法人和股东的界定对于公司运营和管理至关重要。法人作为一个的单位,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代表公司行使职权。股东则是公司的投资者,享有收益分配权和重大经营决策权。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的负责人,行使代表公司的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股东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也可以任命其他人担任。在公司运营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司合法经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二百一十 本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二节 组 织 机 构 第四十一条 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
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二节 组 织 机 构 第三十 首次股东会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依照本法规定行使职权。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