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与控股股东都不能代表公司进行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公司由法定代表人代表参与诉讼,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股东诉讼与股东代位诉讼的主体、被告、诉讼目的和法律责任承担都有所不同。股东诉讼是为保护股东自身权益,而股东代位诉讼是为维护公司利益,责任承担也不同,股东诉讼由股东承担责任,股东代位诉讼由公司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一、法人与控股股东谁可以代表公司诉讼
1、法人与控股股东都不可以代表公司诉讼。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公司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参与诉讼,股东符合条件的,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但公司不作为原告,而是作为第三人。
2、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条规定,法人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二、股东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区别
股东诉讼与股东代位诉讼在主客体以及被告诉讼目的等都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原告主体方面,股东诉讼是原告作为股东。股东代位诉讼中,原告是公司。因此,股东代位诉权可以是单独诉讼,股东共同诉讼。侵权客体方面股东诉讼中,侵害的是股东利益。股东代位诉讼中,侵害的是公司利益。而且两者的诉讼目的不同,股东诉讼是为保护股东自身合法权益提起的诉讼。而股东代位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法律责任承担者也不同,股东诉讼的诉讼责任为股东承担。股东代位诉讼责任由公司承担。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法人和控股股东都不能代表公司进行诉讼。公司必须由其法定代表人代表参与诉讼,而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但公司作为第三人参与。股东诉讼和股东代位诉讼在主体、客体、诉讼目的和法律责任承担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股东诉讼旨在保护股东自身合法权益,而股东代位诉讼旨在维护公司的利益。在诉讼过程中,股东承担诉讼责任,而股东代位诉讼责任由公司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二节 组 织 机 构 第三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依照本法行使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五节 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 第一百二十二条 上市公司设董事,具体办法由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21修正):第二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第十三条 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