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恶意串货怎么维权
2024-07-03 17:42:29 责编:小OO
文档


本文介绍了如何依处理恶意串货行为以及串货和行货的区别和危害。对于恶意串货行为,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并与人赃俱获,向厂家寻求解决方案。对于串货和行货的区别,需要了解其范围、售后服务和销售成本等方面的不同。而串货的危害则包括使中间商利润受损、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失去信任、损害品牌形象和影响正常售后服务等。

法律分析

一、如何依处理恶意串货行为?

(一)收集证据:收集相关收货客户资料、发货客户资料,包括照片、发货单、价格单等。

(二)收集窜货的商品的型号、生产日期、包装、数量;

(三)人赃俱获,抓住对方业务人以及货物。

想想都觉得很复杂,但是现在只需要有防伪促销管理软件,就可以一步轻松实现;一个码=一个物品=一个消费者,消费者只要购买了该产品扫码,随即就会获得地理信息位置,即便是消费者不愿意获取,我们也可以通过输入手机号码的方式,自动查询归属地,从后台即可看出,该产品的流向,在哪扫码,谁扫的码,扫码者的手机号是多少等,在后台存储安全,提取方便。

收集以上证据,及后台截图,向厂家寻求解决方案,也以次作为与厂家谈判的依据,如果厂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杜绝你被窜货现象的发生,可以要求厂家给予你促销的支持,或者开始向窜货地还击。

二、串货跟行品有什么区别

一、范围不同

串货:串货对于区域的产品拿到非本销售区去销售。

行货:行货经过合法的报关手续等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境外商品。

(二)售后服务不同

串货:串货不能在销售区享受到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

行货:行货能在销售区享受到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

(三)销售成本不同

串货:串货不需要缴纳报关费用,使得销售成本较低。

行货:行货需要缴纳报关费用,使得销售成本较高。

三、串货的危害

一旦价格混乱,将使中间商利润受损,导致中间商对厂家不信任,对经销其产品失去信心,直至拒售。供应商对假货和窜货现象监控不力,地区差价悬殊,使消费者怕假货、怕吃亏上当而不敢问津。

损害品牌形象,使先期投入无法得到合理的回报。竞争品牌会乘虚而入,取而代之。消费者无法正常享受正常的售后服务保障。

拓展延伸

恶意串货和行货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恶意串货是指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时,故意将非正品与正品混淆,以次充好或者以假充真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市场秩序。

行货则是指销售者销售正品,按照正品的价格和质量进行销售,不涉及混淆或者欺诈的行为。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禁止生产者和销售者实施恶意串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果销售者明知是假冒伪劣产品而销售的,那么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当注意防范恶意串货行为,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留存购买凭证和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销售者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安全,不得进行恶意串货行为。

结语

依处理恶意串货行为并不复杂,现在只需要有防伪促销管理软件,就可以轻松实现。使用该软件收集证据,包括相关客户资料、发货单、价格单等,收集窜货商品的型号、生产日期、包装、数量等信息。如果出现恶意串货行为,可以收集证据并向厂家寻求解决方案。同时,了解串货和行货的区别,以及串货的危害,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0-12-29) 第五条 出卖人仅以专用及税款抵扣资料证明其已履行交付标的物义务,买受人不认可的,出卖人应当提供其他证据证明交付标的物的事实。

合同约定或者当事人之间习惯以普通作为付款凭证,买受人以普通证明已经履行付款义务的,人民应予支持,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2020-12-29) 第三十五条 出卖人破产,其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的,买受人应当按照原买卖合同的约定支付价款或者履行其他义务。

买受人未依约支付价款或者履行完毕其他义务,或者将标的物出卖、出质或者作出其他不当处分,给出卖人造成损害,出卖人管理人依法主张取回标的物的,人民应予支持。但是,买受人已经支付标的物总价款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或者第三人善意取得标的物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的除外。

因本条第二款规定未能取回标的物,出卖人管理人依法主张买受人继续支付价款、履行完毕其他义务,以及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2020-12-29) 第三十六条 出卖人破产,其管理人决定解除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并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要求买受人向其交付买卖标的物的,人民应予支持。

买受人以其不存在未依约支付价款或者履行完毕其他义务,或者将标的物出卖、出质或者作出其他不当处分情形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买受人依法履行合同义务并依据本条第一款将买卖标的物交付出卖人管理人后,买受人已支付价款损失形成的债权作为共益债务清偿。但是,买受人违反合同约定,出卖人管理人主张上述债权作为普通破产债权清偿的,人民应予支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