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描述了行政赔偿案件的受理条件。要符合以下条件:受害人是行政侵权行为的当事人,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属于人民受案范围及受诉人民管辖,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必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起诉。只有符合以上所有条件的案件,才会受理。
法律分析
符合以下条件的才会受理行政赔偿案件:
1.受害人是行政侵权行为的当事人。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受案范围及受诉人民管辖。
5.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必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
6.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起诉。
拓展延伸
行政赔偿案件如何处理?
行政赔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出的赔偿请求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赔偿案件应当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管辖。
在行政赔偿案件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证据的收集。双方当事人需要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行政机关需要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证明其行政行为是合法的。
在收集证据后,会对证据进行审查,确认是否存在行政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如果确认存在行政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将判决被告赔偿损失。
行政赔偿案件需要严格依法处理,确保程序公正、结果公正。行政赔偿案件不仅是行政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结语
只有符合条件的才会受理行政赔偿案件,包括受害人是行政侵权行为的当事人、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属于人民受案范围及受诉人民管辖、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必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起诉。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只有满足所有条件,才能获得司法保障。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46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不予受理。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