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起诉别人欠钱需要以下手续:1、写好起诉状,起诉状要简明扼要,内容应包括原被告的相关信息,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2、携带相关证据和起诉书到立案并交纳诉讼费,相关证据包括借条、转账记录或者欠条、以及欠款的缘由等证据;3、受理后,等待通知开庭,开庭后会针对双方举证制证的情况,通过法庭调查、辩论之后依法作出判决。起诉必须要符合什么条件1、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则需要有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行为;2、被告能够明确识别为唯一的主体;3、原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原告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起诉,并且起诉的纠纷在的受案范围之内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欠钱不还具体要怎么处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的规定,欠钱不还的,当事人可以先与其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去申请仲裁或者直接提起诉讼,当事人要提起诉讼的,需要准备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
欠钱不还,还不知道对方的具体户籍住址怎么办?
欠钱不知道对方地址,应向人民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偿还欠款。若双方借条/欠条有约定管辖地,则按约定执行,若没有约定,则可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提起诉讼, 提起民事诉讼时需准备:民事起诉状,对方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和证据材料,人民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立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欠钱不还起诉流程
欠钱不还起诉流程:1、写好起诉书;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立案并交诉讼费;3、审查确定受理后就会开庭审理;4、判决;5、执行判决。民事案件审理时间: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借款主张偿还的诉讼时效为2年,超过的一般视为放弃诉讼追偿的权利;诉讼时效因债务人承诺限期给付情况而延长(一般可以书面承诺和口头承诺录音为证据证实这事)。只是借钱不还的,可持借条向管辖权申请支付令给付,支付令即限期15日内给付的命令,否则可能起动执行程序或是债权人可申请执行。不获批支付令申请的,就得起诉主张给付。支付令申请费,标的不超1万元的约为20元,1~10万元部分收取80~830元;诉讼费标的不超1万元的50元,1~10万元部分收取250~2500元。
欠钱不还,还不知道对方具体户籍地址怎么办
欠钱不还可以到被告所在地或者欠款合同履行地对其进行起诉。对方欠钱不还,属于债务债权纠纷,可以通过起诉解决,向起诉一般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提起诉讼;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管辖。去起诉立案需要有原告的身份证明、起诉状、相应的证明材料并需预交诉讼费用。起诉状需写明被告的具体信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管辖。第三十四条 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辖区的,各该人民都有管辖权。
如何起诉对方欠钱不还
对于借钱不还,想要起诉的,首先要提出申请,受理后,要提交相关证据,证明别人欠你的钱没有还。一、诉讼费的缴纳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再确定诉讼费的承担问题。如果是被告败诉,就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如果是双方各有胜负,诉讼费由双方分担或是由确定如何分担。二、一般情况,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1)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的人数提交副本;(2)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等);(3)本院具有管辖权的证据;(4)其他证据。三、民间借贷纠纷需要提交的证据(1)借款协议或借据;(2)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有关担保的证据;(3)借贷双方交付、收到钱款的凭证;(4)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5)债务人应当支付利息的证明;(6)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有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7)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应有证明债权凭证真实性及清偿债务的相关证据;(8)付款付息凭证。 该内容由 王国强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