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自首与立功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呢,刑法上如何规定
2024-07-03 21:05:19 责编:小OO
文档


自首和立功是刑事法律中的两个概念。自首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特别自首则是在司法机关控制下如实供述未被掌握的其他罪行。立功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前者指检举、揭发犯罪、提供线索、阻碍犯罪、协助抓捕逃犯等有利于社会的行为,而后者则是在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基础上,案件具有较大影响。这些概念在刑罚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可酌情从轻处罚。

法律分析

1、自首包括一般自首与特别自首:

(1)一般自首成立的条件为:一是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2)特别自首成立的条件为:一是主体必须是依法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已被宣判的罪犯,因其人身自由已经处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故不存在自动投案问题;二是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的罪行必须是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未掌握的罪行与已掌握的罪行应属不同性质。如果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的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已被掌握的罪行是同种性质,则不属于自首,但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果如实供述的尚未掌握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2、立功包括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1)一般立功成立条件:一是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二是提供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三是阻碍他人犯罪活动;四是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逃犯;五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2)重大立功成立条件:一是有一般立功表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二是该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该重大案件中有一般立功表现。

拓展延伸

自首和立功的法律要求及其在刑事案件中的影响

自首和立功是刑事诉讼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被发现前,自动向司法机关或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立功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被发现后,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或协助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自首和立功都具有一定的法律要求和条件。例如,自首要求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立功要求提供的线索必须对案件的侦破有实质性帮助。自首和立功在刑事案件中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自首可以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罚,立功则可以作为量刑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自首和立功也体现了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和对社会的积极贡献,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司法公正。

结语

自首和立功是刑法中重要的法律概念。一般自首要求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特别自首要求在司法机关掌握罪行之前,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其他未掌握的罪行。立功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前者包括检举揭发犯罪、提供重要线索、阻碍他人犯罪、协助抓捕逃犯等行为,后者要求在可能被判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中,具有一般立功表现。自首和立功的认定对于刑事案件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刑法》第六十,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