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儿液体疗法补液方案
2023-08-22 08:07:02 责编:小OO
文档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丢失量及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

1,补充累积损失量指自发病到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的量。

补液量一般为轻度脱水50m1/kg;中度脱水50~100m1/kg;重度脱水100~120m1/kg。一般按上述量的2/3量补给。补液种类主要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低渗性脱水用2/3张溶液;等渗性脱水用1/2张溶液;高渗性脱水用1/3或1/5张溶液。一般累积损失量(约为补液总量的1/2)应于8~12h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10m1/kg。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在30~60min内迅速滴入或直接静脉推注2:1等张含钠液20m1/kg,以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总量不超过300ml。

2,补充继续丢失指补液开始后继续丢失的液体,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3,供给生理需要量小儿生理需要量为60~80m1/kg。一般给1/5~1/4张液体,能口服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静脉均匀滴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