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孩子长期低热家长切莫忽视
2023-08-22 08:08:14 责编:小OO
文档


一量体温,又是37.6℃。3岁的跃跃出现这种低热状况已经半个多月了,食欲也比以前下降很多,后来做了相关检查才发现是贫血引起的,通过对症治疗,跃跃的体温如今已逐渐恢复了正常。

孩子长期低热是指小儿体温在37.4℃~38℃并持续2周以上。导致小儿长期低热的疾病很多,概括起来有器质性疾病所致或功能失调所致两大类。在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低热中,以慢性感染最为常见,如小儿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鼻窦炎、某些寄生虫病等。因感染因素而引起的低热,治疗时应针对感染的病原体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导致长期低热,如小儿贫血、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这些非感染原因的低热,应该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引起低热的原发病。

功能性低热的原因,则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有关。这类低热的特点是早晨及上午体温高于午后及晚上,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症状,但检查无异常体征,血液及生化检查也无异常。

发现孩子有低热症状时,父母一定要认真观察。每天给孩子测试多次体温,并做好记录,以便找出发热的规律,为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家长还应注意观察低热以外的伴随症状,如饮食、大小便情况、精神状态、是否出现过皮疹或紫斑等情况,并及时就诊,通过各种理化检查找到病因。低热的患儿要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以淡糖、淡盐水为宜。饮食清淡、易消化,以营养较好的高蛋白食物为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