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宝宝一有黄疸进行就断奶
2023-08-22 08:21:50 责编:小OO
文档


母乳喂养的宝宝,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确实比人工喂养的迟。但这种黄疸一般不会达到引起神经损伤的水平,过度干预或轻易停喂母乳没有必要。如果因为孩子患有黄疸而彻底放弃母乳喂养,非常可惜。 现在很多新手父母一听到“黄疸”就慌, 关键是要分清到底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

一般两周之内会退掉 宝宝出生几天后,皮肤会发黄。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医学上称为生理性黄疸,80%-90%宝宝出生后都会有。

因为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相对比较缺氧,要产生很多的红细胞来携带氧。这就像去,人的血红蛋白会升高一样。而宝宝生出来以后,就不需要这么多红细胞,其中的血红素就是胆红素(黄疸)的来源。

另外,刚生出来的宝宝肝脏还没发育成熟,来不及处理掉这么多胆红素,堆积在体内,也会引起黄疸。等到宝宝肝脏功能强了,胆红素就会转化,并逐渐排出体外。

病理性黄疸要特别警惕

可能会导致孩子智残

有时候血胆红素水平过高,也会提示有原发疾病。比如免疫性溶血(如ABO或Rh血型不符)、细菌感染、皮下血肿、先天红细胞容易被破坏,都可使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 血胆红素水平过高,还会引起中枢损害,甚至有生命危险。比如最典型的胆红素脑病(又称为核黄疸),是造成孩子运动和智力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院每年会收治10例左右胆红素脑病患儿。患病新生儿会出现感觉、听力和视觉等方面的障碍,严重的还出现运动和智能的障碍。更危险的是,发病急性期还会引起呼吸功能的障碍,甚至死亡。 宝宝黄疸高峰期

家长要注意评估和观察

现在随着产妇出院时间缩短,宝宝黄疸达到高峰期时,一般已经在家里。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以区分到底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评估—— 两者出现的时间不同。足月宝宝在出生2-3天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而病理性黄疸可在产后24小时之内出现。

在表现症状上,皮肤黄的程度不同,宝宝精神状态也不同。生理性黄疸的宝宝皮肤浅黄色,黄的部位主要在面部和上半身,但宝宝精神好,能吃能睡。而病理性黄疸宝宝,可能全身都黄,黄得很深很明显。除了皮肤黄,宝宝的尿也特别黄,精神不好,爱睡觉,吃奶少。

另外,两种黄疸持续时间也不同。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5天左右最明显,一周左右慢慢减轻,足月的宝宝两周内黄疸消退。早产儿一般在3周左右消退。而病理性黄疸会持续超过2周,或者黄疸消退了又出现,越来越严重。

宝宝有黄疸,家长不要太担心。应该请新生儿科医生判断,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会自行退掉;只有少数新生儿患病理性黄疸,必须进行引起重视,规范治疗。

一般黄疸的治疗方法,是把宝宝放在蓝光箱里面照蓝光灯,这样黄疸就会转换成一种水溶性物质随小便排出,黄疸引起的神经损伤风险就降低了,治疗效果非常好,对宝宝也没有什么明显副作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