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揭露新生儿易患黄疸的秘密
2023-08-22 08:22:45 责编:小OO
文档


新生儿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其原因比较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黄疸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所以应该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确定是否病理性黄疸,以及时治疗。新生儿之所以很容易患有黄疸,也是由其一些特定的生理状况决定的。

胆红素的生成较多

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8mg/kg,而成人仅为3.8mg/kg。其原因是,故生成的红细胞数较多,出生后环境氧分压提高,红细胞相对过多、破坏亦多;胎儿血红蛋白半衰期短,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形成胆红素的周期缩短;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如来自肝脏等器官的血红素蛋白和骨髓中无效造血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够

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血中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早产儿白蛋白的数量较足月儿为低,均使运送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肝功能未发育完善

初生儿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必需的Y、Z蛋白含量低,5~10天后才达成人水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即肝细胞内脲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含量低且活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此酶活性在一周后逐渐正常;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易致胆汁郁积。

肠肝循环的特性

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且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脏。

由于上述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

新生儿黄疸治疗建议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7-10天消退,为生理性黄疸,在黄疸期间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状况则要考虑是否为病理性黄疸:

⑴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⑵黄疸程度深;

⑶黄疸进展快,在一天内加深很多;

⑷黄疸持续时间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建议出现这些状况要及时去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