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蜂毒疗法的不断进行与发展,蜂毒反应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蜂毒针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疗时,通过加强对蜂毒治疗疾病的观察、护理,预防、减轻患者的疾苦,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时可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蜂毒过敏反应护理。例如:急救时可针刺人中穴,并配内关穴、足三里穴,效果良好;发热时用风池、曲池,以疏风散热;风疹时亦可用足三里、血海、膈俞、曲池以疏风养血。并用中医理论指导各种护理措施。护理要点列举如下。
1、情志调护
蜂螫之痛,使人望而生畏。所以进行蜂毒治疗时,必须首先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对于初次接受蜂毒治疗的患者,最显著的心理特点是害怕蜂刺之痛及治疗中的毒副作用。由于惧怕心理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患者对蜂毒疗法的信心而降低治疗的效果,因此,治疗前要热情与病人交谈,例如,告诉患者蜂毒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蜂疗的规律如何。机体对蜂毒的反应,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的女病人经期较敏感,有的病人在感冒、饥饿时对蜂毒较敏感。告诉患者蜂针治疗作用及原理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为了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患者的忧虑与惧怕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由于患者心理准备充分,所以往往觉得比预期容易接受,乐于治疗。谆谆善诱的解释,使患者对蜂毒治疗疾病的信一i5更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发热、恶寒反应期的护理
发热、恶寒的反应是最为常见的。应做到:①宜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开窗换气时应避免冷气侵袭而加重症状;②应嘱患者多饮水,通过排尿加快毒素排出;③配合针刺清热、发汗等穴,可取风池、曲池、合谷、大椎等穴;④配以解热镇痛的西药与中药如柴葛解肌汤等以退热。
3、风疹的护理
患者出现风疹时应避免搔抓,也可选用止痒酊、解毒搽剂等外搽。可针刺足三里、曲池、血海、膈俞、人中等穴,或服用“扑尔敏”等抗组胺药,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如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为喉头水肿,应做好喉部护理,必要时给予药物抢救或气管切开。
4、头晕的护理
患者头晕时应让其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医护人员动作要轻,避免噪音及移动床架,可给予适量的温糖水,症状减轻后方可起床活动。同mlN量血压,观察眩晕时的症状,见胸闷欲呕者,可针刺内关穴以止呕防呕。
5、淋巴结肿大的护理
遇有心者淋巴结肿大时,应改变针的位置,局部敷以双柏水蜜,以助消肿,同时尽量减少有关部位的蜂毒量,避免症状加重。
遇有高敏体质的患者,同时备好肾上腺素(可用于升压)、氧化考的松(有抗炎抗毒、免疫抑制和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作片3)、维生素c(解毒并加强氢化考的松的疗效)。急救处理时,可针刺人中,灸百会,配内关、足三里等穴。紧急处理叮螫伤LI较重要,可用蜜糖纱块敷局部以抑制毒素的蔓延。
蜂螫处可用季德胜蛇药片外敷与内服或用碱性肥皂、氨水等涂擦,因蜂毒液呈酸性,用碱性物质可中和其毒液,使其不至于蔓延。
病例介绍
1、患者李某,女,50岁,以对称性全身关节疼痛十年余,加重两周为主诉来我科作蜂针治疗。治疗前我们给患者作了解释。首诊皮试阴性,再诊时用蜜蜂两只刺患者阿是穴,15分钟后,患者局部伤口肿痒,继而出现发热、恶寒、面色潮红等全身反应。查体温38.5℃。舌淡红,苔薄。脉搏9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90mmHg。
处理:立刻让病人平卧休息,告知患者此属正常现象.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针刺合谷、曲池等穴,悬灸足j三里穴。每3分钟运针1次。伤口局部敷以蜜糖纱块。经j二述处理20分钟后,查体温37.5℃,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6/72mmHg,恶寒减轻,面色潮红改善。30分钟后,病人情况稳定,出针。24小时后随访,患者体温正常,伤口局部肿痒消退,无不适。
2、患者伍某,女,63岁。四肢关节疼痛20余年,近日疼痛加重,视物模糊。手指关节已严重变形,呈尺侧偏。两年前曾连续接受蜂针治疗一年多,从需人掺扶而来到自己前来就诊,从接受1只蜂针到20余只蜂针,直至能活动自如,生活能自理。
本次就诊时,只用两只蜂做蜂针直刺,但患者觉得不足,强烈要求多用蜂针,并认为原来已接受20多只蜂针,现在两只蜂针算不得什么。观察5分钟后,又加蜂针1只。2分钟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至青紫,呼吸急促,言语不出、旋即拔出蜂刺,抬到诊床平卧,指压人中穴,艾灸百会、足三里,2分钟后面转黄、白色,5分钟后渐至呼吸平稳;但患者又觉胸闷,难以平卧,只得将其扶起,继续艾灸百会、足三里,并给饮温糖水,持续治疗60分钟后患者才面色如常,呼吸平稳,无不适症状。查该患者,原有肺心病,而且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半个多月,体虚尚未复原,因此造成此次反应。
由于蜂针治疗尚在发展之中,如何减轻治疗中的副作用,提高疗效,尚有许多的治疗护理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