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治疗儿童孤独症
2023-08-22 15:20:55 责编:小OO
文档


别以为孤独症的孩子就是孤僻而已,有些孩子看起来除了少言,并没有明显的症状,甚至还有儿童记忆力超群、能长篇背诵诗歌、广告等。专家告诉大家,儿童孤独症不能单纯看孩子是否聪明,否则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让治疗举步维艰。

四岁以下是孤独症的最佳干预时期

别以为孤独症与自己孩子无缘。调查显示,全球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远远高于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万孤独症儿童。对于孤独症的警惕是每个家长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

其实,孤独症最佳的筛查和干预时间在1岁半至4岁左右,虽然除了少量患者可以“回归”外,治愈非常困难,但是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早期的行为干预,提高患儿社会技能,包括使部分长期沉默的患儿开口说话。

四大表现帮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否自闭

专家指出,孤独症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也没有对应治疗的手段。然而,大多数年轻家长对孤独症并没有足够的认识,等自己孩子长到5-6岁时,才发现孩子与别人不一样,被医院诊断确诊时,已为时过晚,很难再逆转。界定出孩子孤独症的四大表现,其积极意义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有效康复训练,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下面的情况就要提高警惕了:

孩子4个月后没有社交表情,对环境反应不敏感;

到了7-8个月时候还不会发咿呀的声音,没有语音语调;

有时候出现重复的刻板动作;

眼睛不与家长对视

儿童孤独症是小儿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这会导致他们的智力发展,与社会脱节,那么孩子孤独症会有哪些危害性?

1、语言障碍:

语言发展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唯一标志。孤独症患儿的语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逻辑、内容、形式上可以称为互不相容的两个系统,有人称孤独症的内在世界精彩纷呈,但与正常人的内心世界互不相通,形容孤独症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关起门来唱大戏”。表面平静,内部活动很激烈。这种语言的不相容性导致孤独症儿童行为在我们看来是古怪、不可理解的。找出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语言的“切入点”是解决语言障碍的一个途径。

2、破坏性行为:

孤独症儿童由于缺乏想象力和预测行为结果的能力,他们无法进行建设性游戏。但他们知道纸可以撕、硬的东西扔到地上可以发出声音的道理,为了寻找这种撕纸或扔东西的快乐,伴随这种破坏行为的结果往往是打碎或撕掉一些不该打碎或撕掉的东西。

3、社交中令人难堪的行为:

在陪妈妈逛超级市场时,会毫无顾忌地从货架上取出自己钟爱的食物后而经直走出超市;在越过马路时,会不看左右往来车辆而快速路过;当妈妈与同事或邻居谈话时,会抱着别人“亲吻”或无原因地攻击他人;在公共场所当众脱衣服或撒尿等行为都无可避免地出现在孤独症儿童中。

4、危险行为:

孤独症患儿往往没有恐惧感,不能预料他们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突然穿越马路;打开煤气开关只是为了听到“叭、叭、叭”的响声;摆弄自己感兴趣的电源、开关;把身体探出窗口外面;在高处攀爬行走。

5、自伤行为:

当孤独症儿童对某些事件不理解或心情感到烦恼和困惑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咬手腕、咬手背、抓头发、以头撞墙等。一些患儿在闲得无聊时也会出现自伤行为。

6、社会退缩:

孤独症状严重的孩子整日里安安稳稳、畏缩不前,“热衷”于把自己与外界世界隔离开来。

(你想每天都收到三甲医院儿科专家指导的权威育儿科普吗?长按上图,扫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