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近视、散光都是屈光不正
2023-08-22 08:53:17 责编:小OO
文档


视觉信息的获得,首先取决于眼球光学系统能否将外部入射光线清晰的聚焦在视网膜上,即眼的屈光状态是否正常。因此,屈光状态异常时的屈光不正,指的就是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是在视网膜前方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则为远视。散光是指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屈光度数低者可无症状,稍高的散光可有视力减退,看远、近都不清楚,似有重影,且常有视力疲劳症状。

屈光状态正常也叫正视,就是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因此屈光不正也叫非正视。什么叫眼的调节呢?是一种我们为了看清近距离的目标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生不久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视,直到学龄前基本达到正视。因此,儿童在学龄前视力未达到正常标准并不表示为异常。

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并且越来越多;环境因素的作用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繁重的学习任务、电视、电脑的普及导致近距离用眼量的增加和户外活动的减少已经成了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促成屈光不正。

要预防屈光不正,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特别是青少年,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不能趴在桌子上歪着头学习,也不能够躺着、走路时或坐车时看书。平时阅读或写字时,书本和眼的距离应保持30厘米左右。光线要充足、柔和,不要在阳光直射下学习,光源应在左前方。防止眼肌疲劳,学习时间不要太长,一次40分钟为宜,然后休息10分钟,看看远处物体,做做眼睛保健操。连续看书或看电视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向远处眺望。注意平时身体锻炼,多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如果确有屈光不正,经眼科检查后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