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生儿黄痘家长需要知道些什么
2023-08-22 08:46:08 责编:小OO
文档


新生儿出现黄疸是一个普遍现象,其中90%为生理性黄疸,足月生产的婴儿一般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7-10天达到高峰,两周之后自行消退,不用治疗。但是,当婴儿黄疸出现时间提前,发展速度异常,或久久不退等异常情况,家长就应警惕,因为除生理性黄疸外,还有10%的病理性黄疸。其中部分病理性黄疸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找经验丰富的新生儿科专业医师,尽快查明原因,并对症治疗。如果延误时间,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有以下特点:一是黄疸出现时间提前,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二是情况严重,血清胆红素高。三是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四是黄疸消退后可出现反复。

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原因中以新生儿肝炎多见,大多为胎儿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其他为乙型肝炎、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基、EB病毒、李斯特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常在出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患儿可有厌食、呕吐等症状。

母乳性黄疸为非感染性,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其特点是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婴儿一般状态良好,黄疸于4-12周后下降,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可发现。停止母乳喂养后3天,如黄疸下降即可确定诊断。目前病因不清,有人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母乳内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内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也有学者认为是此种母乳喂养的患儿肠道内能使胆红素转变为尿、粪胆原的细菌过少所造成。

其它非感染性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原因还有: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遗传性疾病、药物性黄疸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