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与危害
2023-08-22 09:02:29 责编:小OO
文档


贫血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缺乏病,主要有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两种。前者因缺铁引起,后者的主要病因是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青少年发生缺铁性贫血,主要有三个原因:

1、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猛增,一旦铁摄入不足,即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2、铁的生长和消耗过多。长期慢性失血时,如每失血4rnl,约等于失铁1.6mg,虽每天失血量不多,但铁的消耗超过正常的一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常见的慢性失血如胃肠道的畸形,膈疝、直肠息肉、钩虫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斑、女性月经血液丢失等均可导致铁质缺乏。此外慢性腹泻、呕吐均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小儿反复急慢性感染、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良均影响铁质的吸收和消耗过多,造成缺铁性贫血。

3、饮食摄入铁不足。从食物中获得铁不足是铁缺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例如,有的家长让孩子吃牛奶、鸡蛋和巧克力,认为可以"补血",殊不知,牛奶和鸡蛋含蛋白质虽丰富,铁的吸收率只有3%,巧克力里的含铁量更低。有的青少年吃饭后马上喝很多茶,这样做与饭前喝一杯桔子汁相比,通过同样食物而吸收的铁,要降低6~7倍。用铝锅代替铁锅做菜,也大大减少铁的来源。加上不少青少年有偏食、挑食习惯,更加重铁的摄取不足。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1、贫血体征:面色萎黄,粘膜苍白,身体消瘦,精神疲惫;严重者指甲泛白,出现匙状指甲等体征。

2、体力一劳动能力减低。

3、影响认识能力,导致大脑慢性缺氧,学习效率低。

4、免疫功能下降。中度以上贫血青少年,对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普遍较低。

首先认真查找引起失血的原因,如钩虫病、肠道息肉、溃疡、疟疾、经血不调等。及早治疗,达到根治。

1、家中炒菜做饭尽量用铁锅。

2、尽量增加瘦肉和肝脏食物,猪血、鸡鸭血等动物性蛋白食物。

3、主食多吃粗面粉,含铁量比大米高。

4、豆腐、芝麻、绿叶蔬菜、蘑菇、木耳、虾皮、海带等均含大量铁。黑木耳每100克含铁180毫克以上,是补血上品,最好和肉、鱼、鸡、肝等搭配着吃,提高铁吸收率。

5、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素食主义等。

6、提倡饭前喝一杯桔子汁,或者吃个生西红柿,饭后不马上喝茶或咖啡,增加铁的吸收机会。

7、正确选用强化含铁食品,如强化奶粉、强化铁饼干、猪血饼干、含铁酱油、强化铁的面粉等,快速纠正缺铁性贫血。一般强化铁的日摄入量为l0mg左右,是防治贫血的好办法。另外,纠正贫血要持之以恒,切忌操之过急。尤其食用强化铁食品,不宜过量,否则会使短时间内铁的摄入大大超过机体耐受性,造成铁中毒。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