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营养性贫血的两大分类
2023-08-22 09:01:12 责编:小OO
文档


营养性贫血是指因机体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命素 D 等物质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 6 个月至 2岁的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以及胃肠道等疾病所致营养物质吸收较差的患者。

营养性贫血的两大分类

现代医学上将营养性贫血分为小细胞性贫血(也叫缺铁性贫血)和大细胞性贫血(也叫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两种。

小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也叫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性缺乏病,多发于 6 个月至 1 岁的婴幼儿。而引起此类贫血症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

1、摄入的铁不足。婴幼儿生长发育快,需铁量很多。但是母乳和牛乳中的含铁量比较低,不能满足婴幼儿的需要。如果不能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2、失血过多,特别是慢性失血,这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这主要是发生在女性的身上,例如在月经期失血过多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又叫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发生于 2岁以下的小儿。维生素 B12是参与制造骨髓红细胞,防止恶性贫血 ;而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维生素 B12需要量为成人每日 2 ~ 3g,婴儿每日0.5 ~ 1g ;叶酸的生理需要量为成人每日 50 ~ 75g,婴儿每日 6 ~ 20g。如果宝宝在生长发育时维生素B12、叶酸摄入不足,或是吸收不良,或是孕妈在怀孕时这两种营养素摄入不足,都会导致宝宝患上大细胞性贫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