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有多少个家长还在错呢 孩子四大补钙误区
2023-08-22 09:02:06 责编:小OO
文档


很多小宝宝都得或多或少的进行补钙,但是有不少家长因为对补钙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如何给宝宝补钙呢,有什么误区需要注意呢,下面我们就来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四大补钙误区

误区一:给宝宝太甜的钙

一般人都普遍认为甜味的液体更容易被宝宝接受,因此更适合宝宝,其实并非如此。给0-3岁宝宝的钙不能太甜,太甜会引起口味好,影响宝宝正常喝奶和喝水。。。奶味是最适合她们的味道,宝宝的味蕾的正处在快速发育期,过重的味觉刺激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因此不要过早给宝宝太甜的口味,否则会导致宝宝不爱喝水。更适合宝宝的应该是接近母乳的味道,淡奶口味就像母乳,不影响味蕾发育,所以,我一直给他吃迪巧的小儿碳酸钙颗粒,主要也是看中它是淡奶味,而且冲着很方便,5ml就能够冲开。

误区二:看到症状再补钙,有点晚了

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瘦巴巴的,我问她妈妈是不是孩子缺钙了,她这才意识到要补钙,真是不负责任。等到孩子已经出现缺钙症状的时候再去补,那就有点亡羊补牢了。其实如果孩子的营养有问题,在生病之前就会有一些信号,妈妈们只要稍微注意下便能知道。如果孩子容易惊醒,易烦躁、手脚抽动、出牙迟、有枕秃圈,那就说明可能已经缺钙了,需要补充。这时候就开始补,时机也才比较好。

误区三:年轻父母自己购买钙制品

有些钙制品含钙量很低,如葡萄糖酸钙;有的含重金属较多一些,如海洋牡蛎壳锻制的产品;有的对胃刺激性大一点,如碳酸钙。建议向有关专科医生咨询,并且要听清医生讲的道理,然后才购买。不要听信身边人的经验,而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去给他补钙。

误区四:天天补钙

据医师介绍,有很多家长去医院咨询,该给孩子补什么钙。这些家长大部分是在看了补钙宣传广告,受到误导,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缺钙。正好,孩子正在长牙,或处在发育期,家长们就自己买来各种钙片,每天给孩子吃。实际上,这些家长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钙。这种随意补钙的做法不妥当,医生是不提倡的。现实情况并非如广告所说,大多数孩子都缺钙,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宝宝补钙的方法

宝宝补钙注意补充量

在宝宝成长的不同阶段钙的需要量也不同,0~6月龄每天需要摄入钙300毫克,6~12月龄400毫克,1~3岁600毫克,4~9岁800毫克,10~18岁1000毫克。这里所指的是钙元素的量,而不是钙片的量。显然,不少妈妈在给宝宝补钙时没有分清这两者的概念,以为宝宝吃了钙片就算补钙了。事实上,妈妈应该钙制剂中含钙元素量核算出来,并结合从食物中摄取的钙量,来决定宝宝服钙的量。因此妈妈选购钙剂时,请注意包装上的规格说明"相当于钙元素xx毫克"。

钙源不同效果不同

目前市场上儿童服用的钙剂琳琅满目,不同的钙剂含钙量相差甚大,如葡萄糖酸钙含钙量为9%,乳酸钙为13%,醋酸钙为23%,碳酸钙为40%。碳酸钙由于含钙量高,在胃酸充足的情况下,溶解度远高于其他钙制剂,故已成为国外钙制剂的主导产品。19年美国药典药物情报(USPID)中介绍常用的16种口服钙制剂中,有10种为碳酸钙片。因此相比之下,妈妈选择以碳酸钙为钙源的钙剂可以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

设法排除营养素吸收的干扰因素

不同营养素进入体内,机体吸收时,可能会互相干扰,所以要提高营养素的吸收效率,应该设法排除营养素在吸收时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过去认为高磷食物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丢失,所以先进的配方奶粉大都调整了钙磷比例,使之有利于钙的贮留。

无机铁和无机锌之间有较强的竞争作用,互有干扰吸收作用。钙、铁、锌都是以二价离子状态被吸收的,肠道吸收时它们之间会互相竞争,最好不要同时服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