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遇水化冰茶杯原理
2023-09-08 04:39:34 责编:小OO
文档


1.醋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溶液浓度增大,凝固点下降,反之则上升。分析:接近沸点时,这杯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的,在冰箱里冻过之后温度下降远低于0摄氏度但是还没有达到能使这杯溶液结冰的低温,但此时醋酸钠溶解度下降,此时这杯溶液是过饱和的,没有结晶只是由于没有晶种或者其他办法来打破这种亚稳状态,当手指一碰这种亚稳状态就被打破了 就会有大量醋酸钠结晶析出变为固相,由于此时液相中醋酸钠浓度降低而导致溶液凝固点上升,而此时这杯溶液的温度就低于这个凝固点 所以就凝固了

遇水化冰茶杯原理

是一种化学现象,茶杯中的溶液的过饱和与结晶现象。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大于给定的温度、压力等热力学条件下的溶解度的溶液称之为“过饱和溶液”。简单讲是,比如一个杯子的水是溶剂和溶质形成的“过饱和溶液”,杯子的水就等同于化学上讲的结晶核或者外力倒入水中的作用。因为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溶剂对于溶质的容纳量远远超过了溶解度,只要受到外力或者剧烈震动都会形成快速结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