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经络理疗功效神奇
2023-07-19 04:58:22 责编:小OO
文档


一、中医经络理疗的定义与作用

我国劳动人民和医务工作者在经络穴位疗法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

通过各种非特异性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可以起到畅通经络气血,及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平衡的调节作用,达到消除疼痛、祛除疾病及防御保健的目的。

何为“经络”和“穴位”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气血流通运行的主要通道,我们常说的任督二脉,以及手足12条经脉,皆属于经脉,合称14正经。

络脉则是沟通经脉、全身上下以及表里的分支联络通道。经脉是主干,分布有穴位;络脉是分支,没有穴位分布。中医认为,穴位是经络之气汇聚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治部位。

1、中医经络理疗的止痛作用

经络穴位疗法,尤其是针刺疗法,对人体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祖国医学认为,疼痛是由于经络闭塞、气血阻滞造成的,即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而经络穴位疗法,可以畅通经络气血、打通闭塞经络、消除疼痛。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结果充分证实,针刺对一般常见病症的疼痛。如头痛、牙疼、三叉神经痛、肾绞痛、痛经、胃痛、胆绞痛、心绞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四肢关节疼痛、手术后疼痛等各种疼痛均有明显的止痛作用。针刺麻醉也是在针刺能够止痛的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报道,针刺命门穴、腰俞穴、带脉穴。

总之,通过针刺一定的穴位,对人体一定的区域,可产生一定的止痛作用,这也是经络穴位疗法的重要治疗作用。

2、经络穴位疗法对疾病的治疗作用

祖国医学把阴阳学说作为它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它认为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阴阳两个方面。

它们代表一切事物中所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白昼又分为上半天是阳中阳、下半天是阳中阴,夜间上半夜是阴中阴、下半夜是阴中阳等。而且它也贯穿在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各方面。如在生理上,以阳代表皮毛、肌肉、筋骨,以阴代表体内脏腑,即外为阳、内为阴。而人体内脏腑,其中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从器官和它的功能上分,气为阳、血为阴,功能为阳、组织器官为阴。这一阴一阳的动态平衡,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健康状态。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乃是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如果阴阳离决则整个生命也就停止了。而经络穴位疗法具有打通经络、畅通气血、平衡阴阳的功效,从而起到祛除疾病的作用。表现在对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的组织器官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虚弱的、抑制的、迟缓的组织器官具有兴奋、增强作用。

如,针刺曲池穴、人迎穴、血压点、涌泉穴等,对原有血压水平较高者有降低作用,对原有血压水平较低者却有升高作用;针刺内关等穴,可使心动过速者减慢心率,而心动过缓者可加快心率,使他们恢复到正常水平;针刺中脘穴、合谷穴、曲池穴、胃俞穴、足三里穴等,可使痉挛的胃弛缓,胃不蠕动的发生蠕动,蠕动过强者变慢。

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了,经络穴位疗法对人体组织器官及各系统的功能活动,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的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加显著,而且这种调节多属于良性的双向调节,使病理改变逐渐趋向正常的生理水平。达到阴阳平衡,这就是经络穴位疗法所以能够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

3、经络穴位疗法的防御保健作用

经络穴位疗法不但能有效地治疗许多疾病,而且还有预防疾病、保护健康、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在我国唐代医书《千金要方》中有这样记载:“凡入吴蜀地官,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矣,则瘴气、毒气不能着人也”。

所谓的瘴气、毒气是指当时流行性很强的传染性疾病,而通过经络穴位疗法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达到“不能着人也”预防瘟疫的作用。它对我们现今社会流行的传染性疾病,如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等疾病也同样具有防御指导作用。

而有些疾病,也正是要靠人体自身抗病力及免疫调节能力的提高而获得痊愈的。在宋代《扁鹊心书》中曾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二、中医经络的瘦身理疗

繁重的工作压力、被打乱得支离破碎的生活习惯、久坐、肥胖或因病和疲劳造成的新陈代谢功能衰退,都会让水肿不期而至,成为影响你美丽的罪魁祸首?那么就试试自己动手“对穴下按”,击退浮肿吧!

攒竹穴

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按压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消除脸部浮肿。

按压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轻轻旋转,每八拍为一个组,重复八轮即可。

承浆穴

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承浆穴为足阳明任脉之会,长期按压此穴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消除胸部以上身体部位的积水,保持肌肤应有的张力。

按压方法:用拇指轻压此穴,每秒一次,连按20次。

肾俞穴

秋冬季体表排汗能力减弱,大量水分开始堆积在体内。并且不少女性有在冷天吃辣或吃火锅的习惯,重口味饮食更加强了肾脏的负担,无法正常排泄水分就容易使身体产生浮肿。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按摩此穴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帮助调节新陈代谢,使体内多余水分迅速排走。

按压方法:以指关节轻压穴道,每秒一次,每按压3~5次休息10秒,再重复这一步骤三次。

消肿加分方案

进入冬季后,穴位按摩前用热毛巾先轻敷一下舒活血脉,效果会更明显。

按压穴位时可以选择欣赏轻柔的音乐,根据乐曲的节奏舒缓地有频率地按压,使穴位逐渐接受直至习惯手指的刺激后,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产妇中医经络理疗

孕期母体内雌孕激素的分泌增加,会促进局部的色素沉着,引发面部色斑出现或加重,甚至多年不褪。

加之产后多气虚血淤,气血运行不畅,引起面色晦暗,没有光泽,加重面部色斑。针灸调节,可以益气养阴、行气活血,使面色红润,色斑减轻。

整体调节,安全无毒副作用

产后调理不当,不仅会长期与腰酸背痛、腿部不适、月经不调、情志异常、面部色斑、体形肥胖等相伴,更严重的是诱发乳腺增生、子宫积瘤,甚至肿瘤等恶性病变,威胁到今后健康。针灸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健康调理方法,它疏通经络,整体调节,具有双向良性的调节作用,以及治疗与保健的双重功效,非常适合新妈咪在生育三个月后进行恢复性调理。

促进脂肪分解,快速恢复体形

孕期,母体胎盘素快速上升,大量分解脂肪供应胎儿。产后,母体胎盘素会快速下降,无法代谢体内多余脂肪。因此,产后机体摄入的营养量与自身营养需求量间存在矛盾,而运动量减少、妊娠引起的下丘脑功能紊乱等,又可引起或加剧脂肪代谢失衡,过多的脂肪就会堆积在腰腹部、臀部等部位。

针灸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脂质代谢过程,促进脂肪分解和能量代谢,平稳、快速地恢复体形。

调节内分泌,恢复正常生理周期

孕期体内雌孕激素水平过高,产后激素水平会快速下降,易导致内分泌失衡,引起产后长时间的月经紊乱,甚至闭经。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皮质”两个系统,纠正内分泌紊乱,调畅气血,恢复正常生理周期。

四、中医经络理疗关键点

1、关键点: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2、关键点: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

尤其是秋冬季节,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

3、关键点:手掌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4、关键点:肩窝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

5、关键点:屈肘外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养生保健方法:屈手肘,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特别推荐有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

6、关键点: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7、关键点: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养生保健方法:睡前按摩脚底中心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此处更有利于泌尿和生殖系统健康。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8、关键点: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养生保健方法: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经常操作能调理脾脏功能,并有助于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

9、关键点: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养生保健方法: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10、关键点:外眼角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养生保健方法: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

11、关键点:臀横纹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养生保健方法:按压臀横纹(臀与大腿交接的地方)有利于膀胱健康。还可治疗痔疮、坐骨神经痛、便秘,并且有提臀功效。注意按压时先垂直向下用力,再用指力向上勾。

12、关键点:足背横纹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力按压足背踝关节横纹能促进胃的蠕动,调节胃液分泌。胃疼、胃胀时按压或热敷此处,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