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尿道疾病有什么危害 女性尿道疾病有哪些种类
2023-07-19 04:58:59 责编:小OO
文档


一、女人尿道疾病的几种类型

1、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尿道炎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症状以排尿困难和尿道有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系列症状,慢性期则大多数为急性期转变而来,通常表现为尿道炎症状反复发作。

2、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比淋菌性尿道炎轻,尿道有刺痒感或灼热感,偶有刺痛感,尿道口有分泌物,但较淋菌性尿道炎的分泌物稀薄,为清稀状或淡黄色,分泌物量也较淋病少。在长时间未排尿或晨起首次排尿前才溢出少量分泌物。

3、霉菌性尿道炎:霉菌性尿道炎即由霉菌所引起的尿道炎症性病变。发病时,症状或多或少地表现为尿道瘙痒、有烧灼感,同时尿道周围常发红或水肿。值得一提的是,霉菌性尿道炎下的瘙痒是致命性的,常在夜间加重。瘙痒之时你会坐卧不安,情不自禁伸手去挠,久而久之便会引起溃破、红肿或继发性感染。

二、引起女人尿道疾病的因素有哪些

憋尿女常“憋”出尿道炎

俗话说“流水不腐”,正常排尿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代谢产物,而且对泌尿系统也有自净作用。而憋尿是强制性将尿液滞留,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内的尿液越积越多,含有细菌和有毒物质的尿液未能及时排出,同时憋尿导致膀胱胀大,膀胱壁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或遗尿等疾病。

自己乱用药 可能加重病情

如果尿道炎症状较轻,是不是自己抹点药膏、吃点消炎药就行?错!“有时候服用消炎药会暂时控制住病情,减轻症状,而事实上与治愈标准相去甚远;还有人在盲目服药过程中造成用药过量,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当自行治疗失败后不得不去医院就诊时,却早已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刘娟表示,尿路感染如果治疗不当容易转为慢性,迁延难愈,严重者甚至引起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慢性肾盂肾炎还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三、尿道疾病危害大

1、影响生活和工作:由于尿道炎会反复发作,所以尿痛、尿频、尿急等症状,会让患者感觉很烦躁,因此能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2、由于在患有尿道炎后,会有各种不适的症状,而在房事时或房事后这些不适的症状会加重,长期如此,患者就会惧怕房事,因此会引发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3、影响生育:由于长期患有尿道炎症,会导致前列腺被感染,使前列腺液的成分发生变化,所以也就影响了精液液化的时间和精子的活动力,当然也就影响到了男性的生育,甚至导致无法生育;

4、导致慢性肾衰:尿道炎最大的特点是很容易转为慢性,严重者可引起慢性肾衰竭,据最新资料统计,25%的慢性肾衰患者由尿道炎引起。

5、造成尿道狭窄、排尿困难:因尿道炎可以直接影响尿道的上皮,在感染的局部形成疤痕,而这种情况严重时可造成尿道狭窄,造成患者排尿困难。

6、引发其他并发症:由于引起尿道炎的细菌,会潜伏在尿道内,所以这些细菌引起膀胱炎等并发症等;

四、尿道疾病预防是关键

1、饮水‘冲洗’膀胱

谨记每日饮用6至8杯水或流质饮料,尤其是热天易出汗,水分会大量流失,所以要时常饮水,不但有助稀释尿液的浓渡,同时亦可“冲洗”膀胱,以便身体可以将尿道内的细菌排出体外。平日需要小解时亦不宜强忍,这样有助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在尿道中繁殖的机会。

2、清洁肛门由前至后

由于肛门附近难免有细菌,所以每当如厕后,清洁肛门时便应从尿道口抹向肛门(由前抹向后),这样便可以避免把肛门的细菌带往尿道口而产生感染。

3、多饮红莓、蓝莓汁

医学界研究发现,某些果汁中所含的果糖及单宁酸有助对抗细菌如大肠杆菌。而红莓汁(Cranberryjuice)及蓝莓汁(Blueberryjuice)含有果糖及浓缩的单宁酸,可有效防止细菌附膀胱及尿道内壁上,有助减少感染尿道发炎的机会。不过正在服食某些药物的人士,宜先请教自己的医生看看可否多饮用这些果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