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儿咽喉炎的治疗是怎样的
2023-07-19 04:58:19 责编:小OO
文档


一、小儿咽喉炎是什么病因引起的

1、生活习惯因素

很多孩子的生活习惯不是很好,例如不经常洗手,经常挖鼻孔,晚上睡觉前不刷牙等等,专家表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家长不能惯着孩子,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对他们的以后生活有利,对他们的健康更有利。

2、环境因素

城市里的孩子本来就要吸入过多的尾气,污染等等。所以在家或学校的时候要保证孩子所在的房间空气新鲜,若开空调,则需要定时的开窗更换新鲜空气,专家建议,例如大雾等等天气可以给孩子带口罩出门。

3、其他疾病因素

孩子患有其他的相邻器官疾病,例如鼻炎,中耳炎,而这个时候家长又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因此诱发了小儿咽喉炎。

和成人相似,常与急性传染病或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出现。多继发于鼻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为流行性感冒、肺炎、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疾病。

二、小儿咽喉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口咽检查:患者端坐,自然张口呼吸。医生坐对面,手持压舌板先检查口腔,再将压舌板轻轻向下压舌前1/3处,使舌背低下,暴露口咽部,观察软腭、悬雍垂、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咽侧壁及咽后壁形态变化和粘膜颜色、湿润程度、有无淋巴滤泡增生等情况。

2、间接鼻咽镜检查:患者正坐,头稍后仰,自然张口用鼻平静呼吸。医生手持压舌板压低舌背,右手持鼻咽镜轻巧伸至悬雍垂和咽后壁之间,调节镜面角度,观察鼻咽部。

3、间接喉镜检查:患者端正坐位,头稍后仰,张口伸舌。医生用纱布包裹舌前1/3部,用左手拇指及中指捏住舌,轻轻将舌向外前下方拉出,食指推开上唇,左手按执笔姿势持间接喉镜,镜面朝向前下方,镜背紧贴悬雍垂前面,将软腭上推。

4、咽拭子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用于明确诊断咽部感染的病原体、细菌,对咽炎具体类型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儿咽喉炎的治疗是怎样的

治疗原则

1、行对症治疗,通畅大便,多喝白开水。

2、发热者应用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磺胺类药和抗病毒药(如吗啉双胍、金刚胺、病毒灵等)。

3、局部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复方硼砂液漱口,杜来芬、洗必太、薄荷片或含碘片含化,或抗生素加激素雾化吸入。

4、中医中药治疗: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脉浮者可用麻黄汤内服。发热重,恶寒轻者则有银翘散内服,亦可用牛黄解毒丸、解毒消炎丸、六神丸内服。局部可用冰硼散或锡类散吹入咽中。针刺颊车,合谷,少商或作下颌角封闭,可使炎症消退,止痛效果尤佳。

治疗方法:洗鼻法

用4.5克不含任何添加物的纯盐兑500毫升清洁温水。将水灌入洗鼻壶中。将洗鼻壶壶嘴对准一边鼻孔,头稍微偏向另一侧(偏侧度不超过15°),水流将从另一边鼻孔流出。然后将两边鼻孔擤干净。在另一边鼻孔重复相同动作,直到鼻腔完全清洗干净为止。因急性鼻炎引起的急性咽炎可在一天内多次重复以上洗鼻法,以鼻腔中无过多鼻涕为度。

四、小儿咽喉炎的预防方法是什么呢

小儿咽喉炎是由于咽粘膜病变及粘膜下和淋巴组织病变引起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炎之后或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亦常为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当小儿因受凉等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急性咽炎。营养不良、经常接触高温、粉尘、有害刺激气体容易引起慢性咽炎的发生。

小儿咽喉炎的预防方法如下:

1、生活要有规律,有节,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吹对流风。

2、适当多吃梨、生萝卜、话梅等水果、干果,以增强咽喉的保养作用。

3、平时加强户外活动,多见阳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4、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晨起、饭后和睡前刷牙漱口的习惯,。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

6、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防传染。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