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剖析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一、急性Ⅰ型呼吸衰竭
(1)肺实质性病变
各种类型的肺炎,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炎,误吸胃内容物入肺、淹溺等。
(2)肺水肿
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所引起;②非心源性肺水肿:最为常见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尚有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此类疾病常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
(3)肺血管疾患
急性肺梗死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此类疾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
(4)胸壁和胸膜疾患
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可影响胸廓运动和肺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和(或)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损害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临床上常见为Ⅰ型呼吸衰竭,但严重者也可为Ⅱ型呼吸衰竭。
以上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呼吸衰竭早期轻者大多为Ⅰ型呼吸衰竭,而晚期严重者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
二、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1)气道阻塞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烧伤、异物、喉头水肿引起上呼吸道急性梗死是引起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
(2)神经肌肉疾患
此类疾病患者肺本质无明显病变,而是由于呼吸中枢受损或呼吸肌功能减退造成肺泡通气不足,而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可损伤周围神经、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周期性瘫痪等致呼吸肌受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脑炎、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安眠药中毒致呼吸中枢受抑制。
二、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
(一)改善通气急性呼吸衰竭大多突然发生.故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防止和缓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游留和酸中毒,注意保护心、脑、肾等重要系统和脏器的功能。纠正缺氧的主要方法是改善通气,迅速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开始人工呼吸,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经面罩或气管插管接简易人工呼吸器,必要时作气管括管行机械通气,如发生心脏骤停,还应采取有效的体外心脏按摩等有关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二)高浓度给牧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思者,必须及时使用高浓度或纯氧以缓解缺氧。纠正缺氧是保护重要器官和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但要注意吸氧浓度和持续时间,以避免长时期高浓度结氧引起氧中毒。氧中毒会导致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吸入高浓度氧后超氧阴离子的生成增多有关。
(三)高压氟治疗在急性呼吸衰竭中应用机会较少,而在一氧化碳中毒应用较多,在肺部厌氧菌感染引起的低氧血症偶有应用。
(四)膜肺以膜式氧合器在体外进行气体交换,替代严重损害的肺,为组织提供氧。但由于操作较复杂,花费较大,目前尚不能广泛开展。
三、急性呼吸衰竭有什么症状
起病急骤,多有脑外伤、溺水、电击、脊髓损伤、神经肌肉接头的病变,并很快出现呼吸减慢或停止。并伴紫绀、抽搐、昏迷。具体表现为:
紫绀:是缺O2的典型症状。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口唇指甲出现紫绀。
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严重呼衰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如蛋白尿、尿中出现红细胞和管型。常因胃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渗血,或应激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衰的精神症状较慢性为明显,急性缺O2可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症状。急性CO2潴留,pH<7.3时,会出现精神症状。严重CO2潴留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性等。
呼吸困难:表现在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如中枢性呼衰呈潮式、间歇或抽泣样呼吸。
血液循环系统症状:严重缺O2和CO2潴留引起肺动脉高压,可发生右心衰竭,伴有体循环淤血体征。
四、急性呼吸衰竭的饮食注意
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当中,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能够保护自己胃黏膜的食物,要多吃一些能够抗菌和消炎的食物,这些食物当中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冬瓜,冬瓜是一种膳食纤维的食物,比较容易被肠道吸收,而且能尽自己的食欲。
日常的饮食当中,可以多喝一些牛奶,因为牛奶含有高蛋白质的营养成分,能够便于人体所吸收多种的矿物质元素,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出现的抗病能力,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也可以去选择一些柠檬,柠檬就有着抗菌和消炎的功效。
在日常的饮食当中,最好是少吃那些坚硬的食物,比如花生和杏仁,最好是少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少吃那些不容易消化的吸收的食物,这些食物都会直接地造成症状的加重,也会影响到肠胃道的蠕动会变得更加的缓慢,不利于人体的吸收不利于人体的消化。
患有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日常的饮食当中,应该多吃一些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患者所生活的环境一定要整洁,而且要保证通风,要严格的去控制患者的烟酒的摄入,如果出现了感冒,应该立刻就医,能够防止再次出现的感染,也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下载本文